第1章

城南的天桥牌坊下,程家的茶铺"一味轩"在晨光中刚刚卸下门板。程砚舟站在柜台后,手指轻轻拨弄着算盘,心思却早已飘到了昨夜的灯市上。

"公子,新到的龙井要不要先尝一尝?"伙计阿福捧着茶罐问道。

砚舟回过神来,摇了摇头:"先放着吧,我去后院看看新制的茶饼。"

他穿过铺面,来到后院的小茶室。这里是他的天地,墙上挂着陆羽的《茶经》拓本,案几上摆着各式茶具。砚舟拿起一只青瓷茶盏,指腹摩挲着盏沿,思绪又回到了昨晚那个意外的邂逅。

---

城北落花巷的沈家宅院里,沈清荷正坐在闺房的小轩窗前。她十八岁的面容如同初绽的荷花,清新脱俗。案几上摊开的是一本手抄的《茶录》,旁边放着几只小巧的茶盏。

"小姐,夫人让您去前厅。"丫鬟春桃在门外轻声唤道。

清荷合上书册,叹了口气:"知道了。"

她起身整理了一下淡青色的裙裾,指尖不自觉地触碰了一下藏在袖中的那方丝帕——那是昨夜庙会上,一位陌生公子为她拭去茶渍后留下的。

前厅里,沈夫人正在与媒婆说话。见清荷进来,媒婆立刻堆起笑脸:"哎哟,沈小姐真是越来越标致了,难怪城南的李家公子念念不忘呢。"

清荷垂着眼帘,不发一言。沈夫人笑道:"这孩子性子静,不爱说话。李家的亲事我们还要再考虑考虑。"

媒婆走后,沈夫人拉着清荷的手:"清荷,你也十八了,该考虑终身大事了。李家是盐商,家境殷实..."

"母亲,"清荷轻声道,"女儿还想多陪您几年。"

沈夫人叹了口气:"你呀,整日就知道钻研那些茶呀水的,哪像个待嫁的姑娘。"

清荷低头不语,心中却浮现出昨夜那个懂茶的公子身影。

---

那夜的灯市格外热闹。清荷难得获准出门,带着春桃在人群中穿行。她在一家茶寮前驻足,被摊主新制的"雪芽"吸引。

"这茶青翠中带白毫,形如初雪覆芽,应是早春头采。"清荷忍不住评价道。

"小姐好眼力。"一个温润的男声从身后传来。清荷回头,看见一位身着靛青色长袍的年轻公子,眉目清朗,正含笑看着她。

"在下冒昧,见小姐对茶颇有见解,不知可否请教一二?"公子拱手道。

春桃警惕地拉了拉清荷的袖子,但清荷被那公子真诚的目光所动,微微点头:"公子请讲。"

"这雪芽虽好,但冲泡时水温若过高,反失其鲜。小姐以为如何?"

清荷眼睛一亮:"正是。此茶宜用八十度水,先温杯,再高冲低斟,方能尽显其兰花香韵。"

公子眼中闪过一丝惊喜:"小姐真乃知音。在下程砚舟,家父在城南开有一间茶铺。"

"我...我姓沈。"清荷犹豫着没有说出全名。

两人就茶论道,不知不觉聊了许久。直到春桃再三催促,清荷才依依不舍地告辞。临别时,她不慎碰翻了茶盏,茶水溅在袖口。程砚舟连忙取出丝帕为她擦拭,那帕子上带着淡淡的檀香和茶香。

"这帕子..."清荷想归还。

"留给小姐作个纪念吧。"程砚舟微笑道,"希望有缘再见。"

---

回到茶室的砚舟取出珍藏的雪芽,按照记忆中清荷说的方法冲泡。茶汤清亮,香气幽远,但他总觉得少了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