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6. **微量物证:** 在冷藏柜B-07内部靠近柜门底部的密封胶条缝隙里,技术员发现了几粒极其微小的、**透明的、类似冰晶融化后残留的水渍痕迹**,以及一根**不足半厘米长的、极其纤细的透明尼龙线头**。

陈默盯着报告,脑中飞速运转:

* **死亡时间:** 电脑最后操作是3点50分,李博文是4点20分左右接到苏雅电话赶到现场。那么,方明远真正的死亡时间窗口就在这半小时内。

* **死因存疑:** 胸口发现的微小针孔和死后出血点,结合体内发现的强效抗凝药物残留,以及“心梗”的表象,**他杀伪装成疾病死亡的可能性急剧上升**!凶手可能通过某种方式(如注射空气、极微量的毒素)诱发心梗,并利用抗凝药物掩盖注射痕迹或加剧后果。

* **冷藏柜诡计:** 尸体表情扭曲、死后出血点,这些都应该是在**入柜前**形成的。但入柜前的检查(老吴、苏雅确认)和昨天的尸表检查(周晴、李博文)都未发现异常。血迹和扭曲表情是如何在入柜后“出现”的?那冰柜里提取的“水渍”和“线头”又意味着什么?

* **密室挑战:** 电子锁日志显示柜门未开。那么,凶手如何在不开启柜门的情况下,在低温环境中对尸体“动手脚”?或者,这些“手脚”其实是在入柜前就已经完成,只是被某种方式**隐藏或延迟显现**了?

第五章:冰晶下的延时杀机

陈默的目光再次聚焦在冷藏柜内部提取的微量物证上——那几粒微小的、类似融化的冰晶水渍痕迹,以及那截极短的透明尼龙线头。一个大胆而精密的构想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