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他的生活自由了。

直到他班主任的电话打来。

我刚下课。

“陆骁爸爸,虽然您现在不是他的监护人了,但我还是想提醒一下,骁骁最近学习状态不太好。”

“他上课老打瞌睡,作业也拖着不交,同学说他晚上经常在线打游戏到凌晨。”

我礼貌地说:“谢谢您关心,不过我相信他母亲会处理好。”

挂了电话,我继续整理训练计划,准备周末的公开课。

3

我没有再回学校。

也没有再和他多说一句话。

他搬走之后,我换了手机号、换了住址,连原先的家长群也退了。

他彻底自由了。

新学期开学第一周,我入驻了市中心的运动与营养康复中心。

开设《青少年赛前饮食调节》系列公开课。

主办方给了我一间直播间和一个每周一次的营养栏目。

每天排课、策划选题、找实验对象,时间被安排得满满当当。

我几乎没有多余的时间去想他。

某天深夜,我下课后照例刷了一下朋友圈动态。

她发了一条限时动态:

【中式家长,拜拜了您嘞!】

配图是他和梁叔在电竞馆的合照,桌上堆着汉堡和薯条。

背景里还有一台正在播放比赛的投影屏。

我点进评论区,他的几个同学在下面起哄:

【果然还是梁叔叔懂你!】

【换了爸爸,人生都爽飞了。】

我划到最后,看见他自己回复:

【那些自己混得不行,就妄想靠孩子翻身的人,是最蠢的,不过还好,我找到了真正懂我的人。】

我盯着屏幕看了两秒,然后锁了手机。

没有评论,没有点赞。

也没有任何情绪。

第二天,我在直播间给学生试吃营养午餐。

“本期实操对象,是来自三中高三年级的同学。”

镜头拉近,一个小平头的男孩坐在我对面,乖乖接过我递过去的餐盒:

“谢谢陆教练。”

我笑着说:“这是照烧鸡腿饭、杂粮饭团和胡萝卜炒蛋,营养配比适合高强度训练期的学生。”

“每周报名的同学都可以申请免费送餐。”

下播后,我照例整理反馈表。

后台私信跳出一条未读消息,署名是那个男孩。

【陆教练,今天您讲的血糖控制特别有用!我爸听完还夸我选得好~】

我刚点完已读,又刷到一条新朋友圈:

骁骁发的。

一张是被丢在垃圾桶边的营养餐盒,盒盖半开,豆浆洒了满地;

另一张是他在商场麦当劳的自拍,桌上摆着全家桶、可乐。

文案是:【薯条可乐不健康,但我自己选的,真香~】

我盯着那张照片看了两秒,认出了那餐盒的配方。

是我曾在运动营养讲义里专门写下的“适合焦虑型备赛选手”的定制搭配。

他是故意的。

他想用这种方式告诉我:我不稀罕你所谓的好。

我没有回应。

只是低头把新一周的课程表发给了行政老师,并备注:

【预计直播间观看突破十万,请加快宣传安排。】

那天晚上,我睡得很沉。

没有梦,也没有夜醒。

这就是我现在的生活。

安静、有序、干净。

我已经不是他的父亲。

而他,还是没能真正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