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周三下午,我受邀去三中做一场线下公益讲座。
主题是《高强度备考期的饮食与情绪管理》。
对象是学生和家长开放听讲,和我之前的课程无异。
讲到一半,我在人群后排扫了一眼。
他来了。
穿着校服,帽子压得低低的,背着书包站在门口,一副随时准备转身离开的样子。
我没有打招呼,也没有刻意看他,只把后半节内容照例讲完。
讲座结束,我刚收拾好讲义准备离场,他忽然快步走了上来,拦在我面前。
“你又来干什么?”
他的声音不高,却足够清晰地穿透人群。
我一愣,抬头看他。
“你是不是又想把我抢回去?”
“是不是看到我最近成绩上升了,又不甘心了?”
他咬着牙,眼神像刀。
“你根本不是真的放弃我,你是想靠近我让我回头吧?”
我将讲义合好,背起包,声音平静:
“这场讲座是你们学校请我来的,和你无关。”
“我没有要抢你,也没有想靠近你。”
她像是被噎住了,眼里的情绪迅速翻涌起来。
“你骗人!你就是想让我后悔,然后再装成一副我配不上你的样子看我笑话!”
我轻轻笑了一下,语气温和:
“沅沅,你现在过得很好,不是吗?”
“你有你喜欢的新家,有人陪你打游戏、看演唱会。”
“那我为什么还要来打扰你呢?”
他的瞳孔微缩,像是被什么无声地戳痛了一下。
我没再看他,绕过他走出了礼堂。
外头天色阴沉,像是下一场雨的前奏。
我站在校门口等车,手机提示一条后台新评论:
【陆教练今天的讲座太棒了,我家孩子终于愿意按时吃饭了!】
我笑着回复:
【谢谢认可,能帮到学生就是我的幸运。】
五分钟后,我刷到一条朋友圈。
还是他发的:
【有的人嘴上说放手,心里算盘打得比谁都精】
配图是我刚才从讲堂离开的背影。
我盯着那张照片看了几秒。
他拍得很用心,抓准了我低头背包、安静离场的瞬间。
我顺手点了保存图片,作为今天讲座的档案资料留底。
然后继续前往下一个活动场地。
他想用挑衅来刷我的在意。
但我已经不会再回应了。
5
我的公开课进入第六期。
本期主题是《晚自习阶段的营养调节》。
我照例在社群招募实操样本,要求是高三在读学生,睡眠差、食欲不佳、偏食严重者优先。
后台报名的学生里,我一眼就看到一个熟悉的名字。
他的同班同学,吴佳琪。
我没有犹豫,直接通过了对方的报名申请。
周五放学前,我提前备好了食材:
照烧鸡腿、紫米饭团、溏心蛋、炒芦笋。
还有他小时候爱喝的那款热豆浆,我这次换了新品牌,糖度控制更健康。
校门口,晚自习前的学生三三两两从教学楼走出来。
我站在那棵老槐树下,背后是直播团队的便携录影机,前面是手里热腾腾的便当。
吴佳琪跑过来:“陆教练!我来晚了!”
我笑着把餐盒递给她:“不晚,刚好热着。”
她接过餐盒,小声说:“谢谢您,我妈今天工作太忙,第一次有人在学校门口等我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