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荡涤寰宇…重塑乾坤…” 吴三桂缓缓咀嚼这八字,眼窝深处野火燃烧。他猛地一拍紫檀案几,“砰”地一声震得杯盘乱跳:“好,天予不取,反受其咎,,” 他霍然起身,蟒袍鼓动:“传令,即日起,征调天下巧匠,搜罗四海精铜,于鸣凤山顶,重建光照寰宇的金殿,真武金身,更要神威盖世,” 他环视众人,嘴角冷笑,“本王倒要看看,这‘承天景命’的煌煌大运,花落谁家,”

重建旨意如巨石入水,掀起滔天巨浪。强征的民夫在皮鞭驱策下,步履蹒跚开山凿石,哀鸿遍野。一车车从寺庙搜刮的梵钟、从百姓家中抢夺的铜盆铜锁铜钱、甚至前明铜炮,投入熔炉,化为赤红铜汁,涌向鸣凤山顶。数十座熔炉日夜吞吐烈焰,火光映红半边夜空,灼热气浪扭曲空气,硫磺与金属气味刺鼻,飞鸟远避。

监造金殿与真武像的重任,落在中年铜匠李玄风肩上。他技艺精湛,家学深厚,正是朴元哲之孙,朴镇雄之子。他沉默寡言,脸上刻满风霜,唯有一双眼睛深邃如古井,藏着悲悯与宿命的沉重。吴三桂将一份泛黄陈旧的图样交到他手中时,李玄风的手指几不可察地一颤。图样上的真武大帝:披发赤足,脚踏龟蛇,右手按长剑,形貌姿态,竟与他家中秘传的祖父手札中关于永乐帝私密神态的描绘,神似,图样角落,还有一个微小的、形如锻锤的印记——朴家独有暗记,

“王爷,”李玄风垂首,声音干涩,“此像形制古奥,不知源自何处?”

吴三桂捋须,眼中狡黠:“此乃天授,本王前日亲临鸣凤山旧址,于残破石基下掘得此宝,想是前明遗落秘宝,尘封百年,合该为本王所用,” 他重重拍李玄风的肩膀,“李匠头,就按此图样,一丝不差地铸,要铸出睥睨天下的神威,铸出本王扫清六合的气魄,”

李玄风躬身称是,捧着图样退下。转身时,眼底惊涛骇浪——吴三桂竟也得了这蕴含“天颜”的图样,祖父血淋淋的遗言——“凡得此像真容、欲借其神威僭越天命者…必承其劫”——如同丧钟,再次在灵魂深处炸响,

金殿骨架在锤打浇铸声中拔高成形,铜光刺目。李玄风将自己封闭在铸造真武像的巨大工棚里。塑泥胎,修蜡模,亲力亲为,一丝不苟。巨大铜像泥胎完成,进入制模阶段。夜深人静,工棚内只余熔炉暗红微光。李玄风取出一幅泛黄陈旧的旧画,画中正是披发赤足、神态威严的永乐帝朱棣,这画,是祖父朴元哲当年冒死临摹的底稿。

李玄风凝视画像良久,眼中痛苦挣扎化为冰冷决绝。他取过锋利刻刀,在泥胎真武大帝头顶浓密发髻深处,隐蔽地开凿出一个扁平的暗槽。他将那幅小小的朱棣画像,用数层浸染防火药液的薄绸包裹,小心嵌入暗槽。再用特制耐火泥料仔细封平抹匀,最后敷上蜡层。所有痕迹掩盖,发髻浑厚自然。炽热如岩浆的铜汁轰鸣着注入巨大铸型,吞噬蜡模与深藏的秘密。李玄风站在热浪与硫磺烟雾中,汗水浸透衣衫,望着熔炉口低语:“爷爷…爹…劫数若至…这‘天颜’…便是最后的回响…看这窃来的神威,究竟佑谁?又…灭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