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沉指尖在触控板上滑动,停留在一个 ID 为 "小桃妖" 的用户头像上 —— 那是个用樱花滤镜拍摄的侧脸,背景里隐约可见虹口区标志性的红砖老房。"这个林薇符合所有特征:28 岁,美食博主,近三个月发了 23 条带定位的深夜食堂打卡微博。" 他调出用户画像分析报告,红色高亮标注着关键数据:"每周三、五晚上 11 点后活跃,最爱去霍山路的 ' 老地方馄饨店 '。"
技术科小王突然插话:"我们申请的 API 权限只能获取公开微博,她最近一条定位是三天前。" 他敲了敲键盘,屏幕切换到监控画面 —— 林薇家楼下的便利店摄像头显示,昨晚 10 点 17 分,一个戴口罩的男子买了两听可乐,体态与粢饭团店监控里的人影高度相似。
二、血糯米的秘密
"这糯米有问题。" 法医老陈用镊子夹起一粒暗红色的米粒,在灯光下泛着特殊光泽。林薇家门口发现的粢饭团包装纸上,"老街" 的红色印章还带着油墨湿气,但里面的糯米却暴露了破绽 —— 普通粢饭团用白糯米,而这个掺了 30% 的血糯米。
"冬季限定款?" 张海峰皱眉。根据调查记录,虹口区只有三家店冬季会用血糯米,其中 "老街粢饭团店" 的老板娘记得,12 月 17 日凌晨 5 点多,确实有个戴口罩的男人买了两个双拼饭团,"他要加咸蛋黄,我说现在只有真空包装的,他非要现做的..."
陆沉突然打断:"米里检测出苯巴比妥了吗?" 老陈点点头,递过化验单:"52mg,刚好是三片处方药的量。但奇怪的是,这剂量不足以致命,更像是..."
"让人失去反抗能力。" 陆沉接过话头,他想起周明远案的矛盾点 —— 死者明明有机会呼救,却像配合凶手完成死亡仪式。现在这个矛盾有了答案:粢饭团是诱饵,真正的杀器藏在别处。
三、暗网魅影
深夜的服务器机房里,散热风扇的嗡鸣中夹杂着键盘敲击声。陆沉破解 "夜行者" 暗网账号的加密协议时,屏幕突然弹出一个警告窗口 ——AES-256 加密算法的特征码与三年前 "魔都社保数据泄露案" 完全一致。
"找到了!" 他调出历史记录,2014 年那次攻击导致 30 万市民医疗记录外泄,其中就包括周明远的抑郁症诊断和林薇的失眠症处方。更令人毛骨悚然的是,两个受害者都曾在 "魔都异闻录" 论坛上分享过自己的病情,而该论坛的管理员账号,最后登录 IP 指向虹口区某网吧。
张海峰的电话突然响起,是辖区派出所打来的:"林薇家发现新线索 —— 她的笔记本电脑里有个加密文件夹,最后修改时间是失踪前两小时。"
陆沉合上电脑,窗外的天光已经泛白。粢饭团里的血糯米、暗网的加密协议、三年前的数据泄露案... 所有线索都指向一个令人不安的结论:"夜行者" 不是随机选择受害者,他在完成一场跨越三年的复仇。
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