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星期一,清晨五点四十分,石桥镇的天空还泛着鱼肚白,太阳还在山的那头偷懒,闹钟却像个严厉的监工,早早将李书栋从美梦中拽出。

他迷糊着双眼,伸着懒腰,心里默默哀叹:“这初中啊,起得可太早了。”

与小学时可以在温暖的被窝里多赖一会儿完全不同。

“书栋,快起来!再磨蹭就赶不上早读了!”母亲林秀华的声音从厨房传来,伴随着锅铲碰撞的“叮当”声。

李书栋揉了揉眼睛,抓起校服往身上套。校服的布料有些硬,领口还带着新衣服特有的味道。

他低头看了看胸前的校徽——一只展翅的雄鹰,下面写着“石桥镇第一初级中学。”

李书栋到厨房时,林秀华已经把炒好的菜端到了桌子上,奶奶林春莲也端了两碗小米粥,放桌子上,对着李书栋说:“快刷牙洗脸,一会粥就冷了!”

洗漱完吃坐上桌子的李书栋,刚吃了几口菜,就听李兴国问:“上初中怎么样?习惯不?”

李书栋咽下饭,才开口说:“还行,我现在还是体委,就课多一点,其他都好。”

李兴国放心地说:“班上没人欺负你吧?欺负了给老师就说,回来一定要给咱屋里人说呢。”

“我知道了!”李书栋喝着小米粥应了一声,心里却嘀咕着,“我这根本不可能被人欺负的,好不好,能欺负我的还没出生呢!”

“那就好,那栋栋,我和你爸今天就去上班了,现在上初中起来的早了,就别让奶奶给你做早饭了,给你一周五十自己去食堂或者早餐店买的吃啊!”

林秀华看着儿子欣慰的说。李书栋听到这话心里不知道盘算着什么,眼珠子溜溜的转。

第二天的早上,厨房里没有了妈妈奶奶忙碌的身影,取而代之的是父亲放在餐桌上的五十块钱——这是他一周的早餐费。

李书栋把五十块钱紧紧攥在手里,心中五味杂陈。

一方面有点小兴奋,毕竟自己可以自由支配这笔钱了;另一方面,又有点怀念奶奶做的热气腾腾的早饭。

“初中了,得学会自己安排。”父亲昨天的话还在耳边回响。

李书栋把钱塞进书包夹层,心里盘算着:今天吃油条还是包子?要不要试试食堂的豆浆?

虽然说李书栋不是第一次拥有这么多“巨款”,但他还是他小心翼翼地把钱折好,放进书包最里层的夹袋。

“以后你自己买早餐,别总吃垃圾食品。”母亲林秀华叮嘱的话还在耳边。李书栋很仔细的考虑,心里盘算着要不要不吃早餐了,把这笔钱存起来,买个新篮球。

收拾好一切出门,街道上还弥漫着清晨的雾气,路灯透着惺忪的光。

走在去学校的路上,他发现上学的时间比小学提前了不少,放学却又延迟到很晚。

李书栋坐在教室里,望着堆满课桌的书籍,这才第四天,他又一次深刻感受到初中的不同。

语数外政史地生七门课如七座大山,压得人有些喘不过气来。

每一天,不仅有练习册等着他去攻克,像一个个等着被征服的碉堡,而且老师布置的作业题也像漫天星星般数也数不清。

课堂时间之外,还穿插着各种各样的自习课。

早晨有晨读,那是在跑早操之前,同学们像是被注入了活力的小奏鸣家们,在清晨奏响读书的旋律。

跑完早操后又是早读,大家还没怎么从运动的喘息中完全恢复,就又得投入到知识的汲取中。

上午四节课,放学后匆匆忙忙吃个饭,中午一点半就得赶到学校,迎接四十分钟的自习,仿佛一刻也不能停歇。

两点二十分又开始上课,下午三节课结束后,还有一节晚自习才能放学。

不过,幸好前几天学习任务不算繁重,李书栋就像个熟练的舵手,还能轻松地应对这新征程的小船。

李书栋打开历史书看了起来,书页边角已经卷起,扉页上密密麻麻写满了他的批注:“秦始皇统一六国”“汉武帝开拓西域”“唐太宗贞观之治”……每一个字都像一把钥匙,打开了他对历史的无限遐想。

“书栋,你又在看历史书?”黄晓晨凑过来,手里拿着半个包子。

李书栋点点头:“昂,我觉得历史还是很有意思的,再就是地理了。”

在众多的学科中,李书栋发现自己对历史和地理有着浓厚的兴趣,这种兴趣就像一颗种子,在他心中悄然种下,并且迅速地发芽成长。

历史书对他来说就像是一本充满奇幻冒险的故事集。他常常双手捧着历史书,眼睛紧紧盯着书页,全神贯注地沉浸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里面的每一个故事,每一个人物,都像是有魔力一般吸引着他。没几天的工夫,他竟然已经将历史书看了两三遍了。

他看书的时候会时而眉头紧锁,好像是在为古人担忧;时而眼睛放光,好像是发现了新大陆;时而嘴角微微上扬,像是在和书中的历史人物对话,沉浸其中,自得其乐。

后面路康听了,也说:“我就最喜欢地理,最不喜欢数学了,太麻烦了,根本算不来。”

黄晓晨刚要附和说什么来着,就看见班主任张老师已经在教室门口了,就说了一句“老师来了”,转过身就拿起书就开始读了。

李书栋反应快速的读起来历史书,路康手忙脚乱的找到语文书开始读。

张老师进到教室,先把水杯和书放在讲台上,在教室的走道转了一圈后,在讲台站定,压了压手,说:“同学们,同学们,大家停一下,我讲几件事,都安排一下”一边说一边打开讲桌上的笔记本。

“第一件事,就班长把收集的美术作品给咱们教室贴到墙上去,范佳怡组织一下,找几个人帮你。第二件事是咱们这个晨读,课表上没有安排,规定一下,统一读一门,不要说还有人读数学,背数学呢。”

听到有人竟然背数学,大家都哄然大笑,都偷偷讨论是谁在背数学。

“不要笑了,这个事情那个龚小妮安排一下,晨读就安排政治历史地理生物吧,不要安排语文和英语了,毕竟早读安排了语文和英语。然后咱们选一下课代表,由各课代表组织大家统一读,盯大家的背诵情况,有兴趣当课代表的,不愿意给我说的,给龚小妮说一下,统计好给我,咱们下周一班会选一下,在根据期中考试成绩,有想当的,可以竞争一下,今天就着两件事,大家现在开始读书吧!”

早读结束后,范佳怡站在讲台上,大声喊:“大家先别动,我分一下任务,靠窗的两列同学负责窗户这边的墙,靠着走廊的这两列负责这边的墙,中间三列负责前后两面的墙,有没有问题?没有问题,这是分好的画和书法,大家取一下。”

范佳怡的话音刚落,大家都在看那些画,坐在第二排的龚小妮站起来说:“有想当课代表的同学过来给我说一下,我统计一下。”说完就干脆坐下了。

大家有想当课代表的就围着范佳怡说起来了,这时黄晓晨换到中间的位置说:“书栋,你要不要当课代表啊!我想当个数学课代表,不知道行不行。”李书栋拿出下节课的课本说:“我算了吧,我还当着体委呢,你试一试呗,我记得你小学数学不是还考过满分,我觉得挺可以啊。”

这时侯,坐在两人中间的张心怡回来,大大咧咧地说:“黄小晨,你又坐我位置,起开啊!”

“那我去报个名,试试。”黄晓晨一边给张心怡让出位置,一边说给李书栋说着去给龚小妮报名去了。

“张心怡,你当啥课代表我看你不是去报名了吗?”李书栋这几天也和班里的同学逐渐熟悉起来了,对周围的人更是了解,他看见张心怡去找了龚小妮,就问了一嘴。

“我想当地理课代表,不知道能不能选上我,黄晓晨要当数学课代表吗?”张心怡看见黄晓晨站在龚小妮旁边,反问一句。

李书栋也看到黄晓晨趴在桌子上在写什么,就回答说:“嗯,晓晨很喜欢数学,在小学数学还考过满分呢!”

“看不出来嘛,晓晨学习这么好,我小学数学最高才考了89分。”张心怡李书栋却没有再说什么,因为英语老师已经到教室了,大家也都回到了座位上。

中午一点,李书栋到教室刚坐上,范佳怡就找到交代他,找几个人把他带来的书法贴在后面墙上 当那宣纸在他手中轻轻展开的时候,仿佛带着老一辈人的期许与艺术的韵味。

李书栋自然拉了晓晨和康子一块去贴,晓晨还叫了张心怡,李书栋站在凳子上,小心翼翼地将书法贴在墙上,眼神专注而虔诚,像是在完成一项神圣的仪式。

当时,李书栋贴好之后,退了几步,手托着下巴,眯着眼欣赏着,满意的笑容在脸上绽放开来,自言自语道:“嗯,这样教室就有了文化味儿了。”

中午自习下课的铃声一响,李书栋就迫不及待地冲向了操场,其实不只是李书栋,4班同学都冲下来了。

操场上已经站了初二的一个班级了,体育老师正在那个班级训话,等到那个班级开始跑步,体育老师向李书栋走了过来。

李书栋刚到操场就一眼就认出了那个背影——暑假时在中学打篮球遇到的那个老师。“是初一4班吗?体委是谁?”体育老师转过身,目光在人群中扫过,最后定格在队伍外面的李书栋脸上。

“就是四班,我是体委” “咦,你不是那个……”老师眯起眼睛,像是想起了什么,“暑假翻墙过来打篮球的小子?”李书栋的脸一下子红了,低下头不敢说话,队伍中黄晓晨也是偷偷的憋笑,毕竟他也是共犯。

老师却笑了,拍了拍他的肩膀:“不错嘛,现在是我的学生了。来,把队伍整理一下。”

“立正,向右看齐,向前看,稍息”“你班这个体委好,声音就是洪亮,一班选了声音小的都听不到”体育老师夸赞道。

李书栋深吸一口气,大声喊道:“一二一,一二一!” 声音洪亮,却带着几分生涩。老师皱了皱眉:“节奏不对,跟着我喊一次。”

李书栋耐心的跟老师喊着号子,掌握好节奏后,老师又开始纠正一排与一排的整齐度,纠正完又发现有一些人顺拐,开始耐心的纠正,纠正完半节课都过去了。

可是,这依旧阻挡不了李书栋他们打篮球的热情,康子和黄晓晨他们跟着李书栋一块跑到篮球架下面,拿起篮球就是投篮。

李书栋看打篮球的人来的也差不多了就转球分队,分成两队开始打半场篮球。

水泥场地蒸腾着夏日的最后热气,汗水味儿混着少年人蓬勃的荷尔蒙弥漫开来。

路康一边拍着球一边招呼着黄晓晨,他的板寸头上还挂着汗珠,在阳光下闪闪发亮。黄晓晨脱了外套跑过来,嘴里怼着:"急什么,脱一下校服,不要影响我发挥。"

“就你还有什么发挥,麻溜的。”康子说完站在三分把球传给李书栋。

李书栋紧抿着唇,篮球在他宽大的掌心如臂使指,面对黄晓晨微微岔开的防守脚步,他的眼神陡然一利。

“左!” 黄晓晨低喝。

话音未落,李书栋左脚猛地蹬地,身体如离弦之箭向左虚晃,却在黄晓晨重心偏移的刹那,“啪”的一声脆响,右手将球快如闪电地拉回胯下,借势一个俯身的大跨步体前变向,硬生生从黄晓晨的右侧撕裂过去!

他突破的动作特点就是简单、直接、迅猛,如同出鞘的匕首,没有丝毫花哨,纯靠速度的第一步与紧随其后的坚决步伐瞬间形成碾压性的突破优势。

康子默契地拉到右侧底角,黄晓晨试图补防李书栋的动作被牢牢地钉在原地,只能焦急地看着李书栋三大步腾空而起。

人在空中,面对匆忙扑过来的补防队员,他腰腹猛地发力,一个小滞空拧身,从三人合围的空隙中探臂伸腕,轻巧地一挑——篮球旋转着,几乎是擦着篮板上沿柔软的方框内侧,温柔地滑入网窝,干净利落的擦板进球。

落地的瞬间,李书栋狠狠握了下拳,嘴角噙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笃定笑意。

“好球!栋子!” 康子笑着跑过来击掌。相比李书栋如尖刀般的冲击力,康子更像一把淬火的细剑,精准而致命。

路康捡起球,在三分线外站定。他投篮的姿势很标准:膝盖微曲,手肘成直角,手腕轻轻一抖。球划出一道漂亮的弧线,"唰"的一声空心入网。

"康子今天手感火热啊。"李书栋和他击掌。

黄晓晨不服气地撇撇嘴:"蒙的吧?再来一个试试?"

路康也不说话,接过李书栋的传球,在同样的位置再次出手。又是"唰"的一声,篮球穿过篮网的声音清脆悦耳。

比赛很快呈现一边倒的局面。李书栋的突破像一把尖刀,总能撕开防守。

他的变向又快又突然,常常让黄晓晨措手不及。而路康的中投更是精准得可怕,几乎弹无虚发。

"10比2,最后一球了。"李书栋在三分线外运着球,眼睛盯着黄晓晨防守的破绽。他突然一个背后运球接转身,干净利落地过掉了防守者。

面对补防的路康,他假装要传球,却在最后一刻换手上篮得分。

"11比2!"李书栋和路康击掌庆祝,黄晓晨则气呼呼地把球砸向地面。

"不算不算!你们俩配合多久了?欺负我是吧?"黄晓晨的脸涨得通红,"有本事重新分队,我和书栋一队!"

路康耸耸肩:"行啊,让你看看什么叫实力。"

第二轮比赛开始,黄晓晨像打了鸡血似的拼命防守。他死死缠住路康,不给他轻松出手的机会。李书栋则抓住机会,连续突破得分。

"看到没?这才叫配合!"黄晓晨得意地冲路康做鬼脸。他接到李书栋的传球,在罚球线附近一个假动作晃起防守者,轻松跳投得分。

路康也不甘示弱。他利用身高优势强打内线,连续背身单打得手。比分交替上升,很快就到了10平。

"最后一球定胜负。"李书栋抹了把汗,他的背心已经湿透了,贴在身上。这次他选择了急停跳投,球在篮筐上转了两圈,最终还是掉了出来。

黄晓晨像弹簧一样跳起,在路康头顶抢到了进攻篮板。他落地后直接起跳,在身体失去平衡的情况下将球抛向篮筐。球打板入网的同时,裁判的哨声也响了。

"11比10!我们赢了!"黄晓晨躺在地上大喊,汗水在他周围形成了一个人形水印。他爬起来,得意洋洋地看着路康:"怎么样?服不服?"

路康笑着摇头:"要不是书栋传得好,你能进那么多球?"

"切,你就是嘴硬。"黄晓晨一把搂住李书栋的肩膀,"走,让康子请客喝汽水去!"

李书栋以为篮球就是他的兴趣,后面也没想到他以后的“兴趣”那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