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清晨的寒意,像一层薄纱笼罩着合水初中的操场。
旗杆矗立在灰蒙蒙的天空下,顶端那面鲜艳的五星红旗,被带着湿气的晨风扯得猎猎作响。
操场上,黑压压的学生队列整齐划一,呼出的白气在冷冽的空气里氤氲成一片模糊的云。
李书栋站在队列中,穿着洗的干净的校服,脚上那双崭新的蓝色361°球鞋在灰扑扑的水泥地上格外醒目。
他微微缩着脖子,抵御着脖颈间钻入的冷风。耳边是教导主任通过大喇叭传来的、略带电流杂音的讲话声,内容无非是常规的纪律、卫生、期中考试临近云云。
学生们大多垂着眼,或盯着自己磨得起毛的鞋尖,心思早已飘向了温暖的教室或者课桌里藏着的半块包子。
“……下面,特别表扬!”教导主任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种刻意为之的激昂,瞬间刺破了操场的沉闷。
“在刚刚结束的全县‘镇安杯’中学生运动会上,我校健儿奋勇拼搏,力挫群雄,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李书栋的脊背下意识地挺直了些。周围的队列里也响起一阵轻微的骚动,低垂的头颅纷纷抬起。
“校篮球队,一路过关斩将,勇夺亚军!创造了我们合水初中在县级篮球赛事上的历史最佳战绩!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向篮球队的勇士们致敬!李博宁、赵强、王海、陈锋、张磊……”教导主任的声音抑扬顿挫,每念出一个名字,操场上就爆发出一阵真诚而热烈的掌声。
当“李书栋”三个字从喇叭里清晰地传出来时,李书栋感觉自己的脸颊瞬间烧了起来。他能感觉到周围投来的目光,带着好奇、惊讶,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羡慕。
掌声在他周围似乎格外响亮了一些。他下意识地抿紧了嘴唇,目光平视前方旗杆的基座,努力维持着平静的表情,但胸腔里那颗心,却不受控制地“咚咚”擂动,像一面小鼓。
亚军,那沉甸甸的银色奖杯,那最后时刻功亏一篑的遗憾与不甘,此刻在全校师生的掌声中,仿佛又被赋予了新的、滚烫的温度。
“还有我们田径队的健儿们!”教导主任继续念着,“在男子三千米长跑项目中,龚子涛同学以12分30秒的优异成绩,力压群雄,勇夺冠军!”
“哗——!”这一次,掌声和惊叹声更加汹涌澎湃,如同潮水般席卷了整个操场!
“龚子涛?三千米冠军?12分半?”
“我的天!那不是我们班生物课代表吗?平时蔫蔫的……”
“深藏不露啊!跑这么快?”
李书栋也猛地转头,目光穿过人群,精准地锁定了站在班队列里的龚子涛。那个平时总是安静地坐在座位上,戴着厚厚的眼镜,说话慢条斯理,甚至有点腼腆的生物课代表龚子涛?
此刻他微微低着头,厚厚的镜片也挡不住脸颊上泛起的红晕,面对突如其来的巨大关注和掌声,他显得有些手足无措,手指无意识地绞着衣角,全然没有了在跑道上那种一骑绝尘的锐利。
巨大的反差让李书栋和其他所有认识龚子涛的同学都目瞪口呆,一种全新的、带着强烈好奇的敬意油然而生。
原来,平凡甚至有些不起眼的外表下,竟蕴藏着如此惊人的能量!
升旗仪式在校长简短的总结和陈词中结束。
人群如开闸的洪水般涌向教学楼。李书栋随着人流挪动,感觉肩膀被人重重拍了一下。
“行啊,栋子!全校闻名了!”康子挤到他身边,咧着嘴笑,露出一口白牙,眼神里是纯粹的兴奋,“听见没?念你名字的时候,掌声多响!全校女生的目光都聚焦在你身上了!”他夸张地做了个环视的动作。
李书栋推了他一把,脸上有点热:“少胡扯。龚子涛才厉害,三千米第一!12分半!你敢想?”
“啧啧,那小子是真人不露相啊!”康子也咋舌,回头看了一眼淹没在人群里的龚子涛,“平时闷葫芦一个,跑起来跟牲口似的!服!”
“行了,赶紧回教室吧,第一节是老班的语文。”李书栋加快了脚步。
新的一周,似乎被镇安杯的余热点燃了一个小小的开头,随即又迅速沉入了熟悉的、平淡如水的节奏。
课程表依旧排得满满当当,粉笔灰依旧在午后的阳光里飞舞,代数几何的公式、文言文的背诵、英语单词的听写、物理现象的缠绕……像一道道无形的绳索,将少年们的精力牢牢束缚在方寸课桌之间。
李书栋照例上课、记笔记、写作业。下午课间的休息时间,他不再像以前那样趴在桌上小憩,而是习惯性地拿出物理练习册,抓紧那宝贵的十分钟,试图解开一道令人头疼的现象分析题。
笔尖在草稿纸上沙沙作响,眉头时而紧锁时而舒展。
然而,当下午最后一节课的下课铃声终于刺破沉闷的空气时,一种无形的电流瞬间传遍整个教室。
仿佛被按下了某个开关,少年们眼底的疲惫被一种蓬勃的活力所取代。
“走!球场!”康子几乎是踩着铃声的尾音从座位上弹了起来,书包被他随手甩在肩上。
“等等我!”黄晓晨也迅速合上书本,动作利落。
李书栋不紧不慢地收拾好文具,将练习册塞进书包。
他站起身,活动了一下因久坐而有些僵硬的脖颈,目光投向窗外那片被夕阳染成金色的水泥篮球场。
那熟悉的心跳加速感,那脚底板微微发痒的冲动,再次清晰地涌现。他喜欢这种从繁重课业中短暂抽离,奔向另一种专注的感觉。
三人汇入奔向操场的人流。篮球场早已人声鼎沸。
几个半场都已被占据,拍球声、呼喊声、球鞋摩擦水泥地的“叽唷”声混杂在一起,形成一种充满原始活力的喧嚣。
“嘿!李书栋!康子!这边!三打三,缺人!”一个隔壁班的男生眼尖地看到了他们,远远地挥手喊道。
经过镇安杯的洗礼,李书栋在男生群体里的知名度确实水涨船高,不再是那个默默无闻的新人。
“来了!”康子兴奋地应了一声,拉着李书栋和黄晓晨就跑了过去。
对手是三个高年级的男生,身材都颇为壮实,脸上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学长”的倨傲。
“哟,合水英雄来了?”其中一个抱着球,语气带着点调侃,“手下留情啊,别把镇安杯的劲头都使在我们身上。”
康子大大咧咧地回敬:“学长放心,保管让你们输得心服口服!”
分组很快敲定:李书栋、康子、黄晓晨一组。
比赛开始。李书栋持球推进。刚过中线,对方一个身高体壮的前锋就贴了上来,手臂张开,防守压迫性十足。
李书栋没有像以前那样紧张地护球或者急于传球,他眼神沉静,身体微微压低,右手熟练地做着胯下运球,节奏忽快忽慢。镇安杯决赛级别的防守他都扛过来了,眼前这种校园级别的对抗,早已无法让他慌乱。
他敏锐地捕捉到对方重心一个微小的偏移,脚下那双蓝色球鞋猛地蹬地发力,“叽唷”一声刺耳的摩擦!一个迅捷无比的体前变向,干净利落地从防守者身侧抹了过去!
“好过!”康子在旁边兴奋地大叫。
突破成功!李书栋面前瞬间开阔。他没有贪功,眼角余光早已瞥见康子正沿着底线空切,而对方的防守注意力显然被自己的突破所吸引。
手腕一抖,篮球像长了眼睛,划出一道低平的直线,精准地送到了康子冲刺的路线上!
康子接球无比舒服,顺势一个垫步,在补防到来之前,轻松地将球挑进了篮筐!
“漂亮!”黄晓晨在场边鼓掌,简洁地赞道。
“传得真舒服!”康子跑回来,兴奋地和李书栋击掌。
轮到对方进攻。他们显然想利用身高优势强打内线。球吊给了那个壮硕的中锋。中锋背身倚住黄晓晨,试图强吃。
黄晓晨虽然体型吃亏,但下盘扎得很稳,双臂高举,死死顶住,不给对方轻易转身的空间。
他的防守脚步移动极快,预判准确,利用身体对抗干扰对方的节奏,同时嘴里还不停地提醒着队友的站位:“康子,堵底线!栋子,注意外线!”
对方中锋被顶得很难受,勉强转身勾手,动作变形。篮球磕在篮筐前沿高高弹起!
“篮板!”康子大吼一声,像一头嗅到血腥味的豹子,凭借着惊人的弹跳和卡位意识,在对方两个大个子中间硬生生拔地而起,长臂一揽,将篮板球牢牢抓在手中!动作充满了力量感和一种蛮不讲理的霸气。
“快攻!”康子落地瞬间,看都不看,凭着感觉将球大力甩向三分线外!
那里,一道蓝色的身影已经如离弦之箭般启动!李书栋!他精准地判断了篮板球的落点和康子的意图,提前启动,瞬间将所有人甩在身后!
接住康子这记力道十足、带着旋转的传球,李书栋没有丝毫停顿,直接加速,过掉跟上的防守者,两大步跨入三分线内,迎着空无一人的篮筐,轻盈地腾空而起!
身体在空中短暂地舒展开来,夕阳的金辉勾勒出他流畅的剪影。
没有花哨的动作,没有暴力的扣篮,只是一个最朴实无华的、手腕柔和的上篮动作。
“唰!”篮球应声入网,声音清脆悦耳。
“好球——!”场边围观的学生爆发出一阵喝彩。
“漂亮!”黄晓晨跑过来,和李书栋、康子击掌庆祝。三人相视一笑,汗水在夕阳下闪着光,一种无需多言的默契在眼神中流淌。
李书栋能清晰地感觉到,镇安杯的经历像一块磨刀石,将他的技术、意识,尤其是那份在场上掌控节奏的自信,都打磨得更加锋利和沉稳。
紧张?早已被无数次实战的汗水冲刷殆尽,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近乎本能的判断和游刃有余的从容。
比赛继续。有输有赢,但赢多输少。李书栋的突破和分球,康子的篮板和快下,黄晓晨的防守和组织,三人互补,形成了一个颇有战斗力的小团体。
有时人多,拉上同样在镇安杯上崭露头角的王乐洋,配合起来也颇为流畅。王乐洋的视野和传球,总能恰到好处地找到空位的队友。
汗水浸透了他们的球衣,在深秋的凉意中蒸腾着热气。每一次成功的配合,每一次精彩的进球,都引来同伴的喝彩和对手不甘的嘟囔,青春的意气在奔跑跳跃间肆意飞扬。
当夕阳彻底沉入远山的轮廓,将最后一抹金红涂抹在篮球场斑驳的水泥地上时,球场的喧嚣才渐渐平息。
酣战结束的少年们,个个浑身汗湿,头发像水洗过一样贴在额头上,脸上带着运动后的红晕和意犹未尽的兴奋。
“呼…累死了!”康子双手叉腰,大口喘着粗气,胸膛剧烈起伏,汗水顺着下巴不断滴落。
“走,冲把脸去,渴死了!”李书栋抹了一把脸上的汗,感觉汗水流进眼睛,刺得生疼。
三人勾肩搭背,拖着疲惫却满足的身体,走向操场角落那个孤零零的水泥砌成的露天水池。
水池边早已围了一圈人,水龙头哗哗地流着,少年们把脑袋凑过去,任由冰凉的自来水冲刷着汗津津的脸庞和头发。
水流激在晒得发烫的皮肤上,带来一阵强烈的、令人哆嗦的舒爽感。
“爽!”康子甩着湿漉漉的头发,水珠四溅,像只刚上岸的狗。
李书栋捧起水,用力搓了搓脸,冰凉的感觉直透心底,带走了最后一丝燥热。他抬起头,看着镜面般的水池里自己模糊的倒影,脸上沾着水珠,眼神明亮。
“走,搞点喝的?”黄晓晨提议,他脸上也挂着水珠,但眼神清亮,不像康子那样咋咋呼呼。
“必须的!嗓子冒烟了!”康子立刻响应。
三人默契地交换了一个眼神,像执行秘密任务的特工,避开通往校门的主路,拐进了食堂后面那条堆着煤渣和破筐的小巷。
巷子尽头,一扇不起眼的、油漆剥落的小木门半掩着,里面透出昏黄的灯光和嘈杂的人声——这是属于学生们心照不宣的“秘密基地”,一个由学校退休老职工家属偷偷经营的小商店,售卖着汽水、冰棍、廉价零食,价格比外面小卖部便宜一毛两毛,是拮据的学生们课后重要的补给站。
推开吱呀作响的木门,一股混杂着劣质香烟、油炸食品、灰尘和汗味的复杂气息扑面而来。狭窄的屋子里挤满了刚运动完的学生,吵吵嚷嚷。
柜台后,一个头发花白、满脸皱纹的老太太正慢悠悠地收钱、找零、递东西。
“三瓶冰峰!”康子挤到前面,掏出几张皱巴巴的毛票拍在柜台上,嗓门洪亮。
“要冰镇的!”李书栋补充道,感觉喉咙干得快要冒火。
“我也一样。”黄晓晨言简意赅。
很快,三瓶瓶身挂着冷凝水珠的橙色汽水递到了他们手里。玻璃瓶冰凉刺骨。三人迫不及待地拧开瓶盖。
“呲——!”气体涌出的声音如此美妙。
仰起脖子,“咕咚咕咚”猛灌几口。冰凉的、带着强烈气泡感和甜腻香精味道的液体滑过干渴的喉咙,瞬间驱散了所有的疲惫和燥热,带来一种直冲天灵盖的、近乎眩晕的舒爽感。
李书栋满足地哈出一口带着橘子味的凉气,看着瓶子里金黄色的液体和不断上升的气泡,只觉得这一刻的滋味,比任何山珍海味都来得纯粹和快乐。
他觉得,初中生活最美好的片段,大抵如此:挥汗如雨后的畅快,朋友间的嬉笑打闹,一瓶冰镇汽水带来的极致满足。简单,却闪闪发光。
三人一边小口啜饮着汽水,一边沿着渐渐安静下来的煤渣路往校外走。
夕阳的余晖彻底消失,暮色四合,晚风带着深秋的凉意吹拂着汗湿的衣衫,激起一层细密的鸡皮疙瘩。
“我去网吧了!”走到校门口的三岔路口,康子晃了晃手里的空汽水瓶,指向网吧的方向,眼睛里闪烁着对虚拟战场的热切光芒。
“今晚公会活动,攻城战!我的死亡骑士饥渴难耐了!”说完,不等回应,便风风火火地汇入了放学的车流人潮,身影很快消失在昏暗的街角。
李书栋和黄晓晨则拐向了回家的方向。
“栋子,”黄晓晨开口,声音在安静的街道上显得很清晰,“跟你商量个事。”
“嗯?”李书栋侧过头。
“你上次借我那本《诛仙》看完了,”黄晓晨推了推鼻梁上那副显得有点大的眼镜,镜片后的眼神带着点期待,“写得真不错。你那还有别的武侠或者小说吗?再借我几本呗?晚上在店里守着,时间太难熬了。”
李书栋立刻明白了。黄晓晨家的蔬菜水果店开在镇中心小学对面,生意确实红火。原本他父母晚上是住在店里看店的,但家里还养着鸡和猪,离不开人照料。
于是,晚上看店的重任就落到了黄晓晨身上。他脑子快,作业基本在学校就能完成,七点半放学回到店里,距离睡觉时间还早得很。
康子不止一次拉他去网吧“开黑”,但黄晓晨总是摇头拒绝:“不行,得看店。” 可守着空荡荡的店面,除了整理货架,实在无事可做。
看书,就成了他消磨漫漫长夜、抵御外面世界诱惑的最好方式。
“行啊!没问题!”李书栋爽快地答应,“家里还有几本,上次从废品站淘回来的,《笑傲江湖》上册,《神雕侠侣》中册,还有本《平凡的世界》第一部,你看哪本?”
“《笑傲江湖》吧!”黄晓晨眼睛一亮,“听说令狐冲特别潇洒!”
“好,跟我回去拿。”李书栋拐进了通往自家院子的那条熟悉小巷。巷子不深,两边是低矮的院墙,墙头偶尔探出几枝枯瘦的枣树枝桠。
推开自家那扇油漆斑驳的院门,一股熟悉的柴火饭香混合着院子里泥土和鸡粪的味道飘了出来。
院子里,爷爷正佝偻着腰,用一把旧竹扫帚清扫着地上的落叶,发出“沙沙”的声响。几只芦花母鸡在墙角悠闲地踱步啄食。
“爷,我回来了。”李书栋喊了一声。
“嗯。”爷爷应了一声,头也没抬,继续专注地扫他的地。
“爷爷好!”黄晓晨礼貌地打招呼。
爷爷这才抬起头,布满皱纹的脸上露出一点笑意:“晓晨来了啊,屋里坐。”
李书栋带着黄晓晨走进自己那间不大的屋子。房间里陈设简单,一张木板床,一张旧书桌,一个掉了漆的木衣柜。
最显眼的,是桌子上码放得整整齐齐的几摞书——有课本,有练习册,更多的则是从废品站淘来的“宝贝”:四大名著、武侠小说、旧杂志、工具书……像一座小小的知识堡垒。
李书栋蹲下身,在书堆里翻找着。手指拂过那些或新或旧的书脊,发出细微的摩擦声。
他很快抽出了两本封面有些磨损的书籍——一本是《笑傲江湖》(一),另一本是《神雕侠侣》(中)。
“喏,就这两本了。《平凡的世界》我还没看完。”李书栋把书递给黄晓晨。
黄晓晨接过书,像捧着宝贝一样,手指珍惜地抚摸着封面,眼睛里闪烁着如获至宝的光芒:“谢了栋子!看完就还你!”他小心地把书塞进自己那个洗得发白的帆布书包里。
就在这时,黄晓晨口袋里一个老旧的、按键都磨掉了漆的诺基亚手机突然“滴滴滴”地响了起来,铃声刺耳。他拿出来看了一眼屏幕,眉头几不可察地蹙了一下。
“喂?爸?”黄晓晨接通电话,声音压得有些低。
电话那头传来他父亲黄建国有些急促、带着浓重乡音的声音,即使隔着一段距离,李书栋也能隐约听到几个词:“…店里…快点…回来…有事…”
黄晓晨的脸色微微一变,刚才拿到书时的轻松喜悦瞬间褪去,眼神里闪过一丝凝重和不易察觉的担忧。“好,知道了,马上回去。”他匆匆应了一声,挂断电话。
“怎么了晓晨?店里有事?”李书栋关切地问。
“嗯,我爸说店里有点事,让我赶紧回去。”黄晓晨扯出一个略显勉强的笑容,语速加快。
“书我先拿走了,回头再谢你!走了栋子!”他背上书包,甚至来不及跟院子里的爷爷再打声招呼,就急匆匆地转身,小跑着冲出了院门,身影迅速消失在昏暗的巷口。
李书栋站在屋门口,望着黄晓晨消失的方向,晚风吹过空荡荡的巷子,带来一丝莫名的凉意。
黄晓晨刚才接电话时那一闪而过的凝重神色,和他父亲电话里模糊不清的“有事”,像一颗小石子投入平静的水面,在李书栋心里漾开了一圈细微的涟漪。店里能有什么事这么急?难道是有人闹事?或者……生意上出了什么问题?
他摇摇头,试图甩开这些无端的猜测。也许只是进货上出了点小岔子吧。他转身回屋,目光扫过墙角那堆安静的书,又落到自己脚上那双在灯光下依旧显得崭新的蓝色球鞋上。
球鞋的边缘,已经不可避免地沾上了球场的灰尘和几道浅浅的擦痕。
这一周,表面平淡如水。上课、作业、打球、和小伙伴插科打诨。
但升旗仪式上震耳欲聋的掌声,龚子涛带来的震撼,球场上越来越游刃有余的掌控感,朋友间无需言说的默契,冰镇汽水的极致畅爽。
还有黄晓晨借书时眼里的光和匆匆离去时那一抹难言的凝重……所有的碎片,都像溪流底部的鹅卵石,被名为“日常”的流水冲刷着,无声地沉淀下来,构成了这看似寻常、却又暗流涌动的第七周。
李书栋弯腰,轻轻拂去球鞋上的一点浮尘。明天,太阳照常升起,课程表依旧排满,下午的球场依旧喧闹。
但有些东西,似乎正悄然发生着变化,如同暮色中黄晓晨那匆匆消失的背影,留下了一个模糊却引人探究的悬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