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陕南的秋晨,凉气像细密的针,扎透了棉衣。

教室窗玻璃上凝结着厚厚的、毛茸茸的霜花,将外面灰白的天光过滤得朦胧而清冷。

李书栋搓了搓冻得发僵的手指,指尖残留着昨夜做题留下的墨迹。

早操的号子声在空旷冰冷的操场上显得格外嘹亮,学生们缩着脖子,踩着冻硬的土地,呼出的白气连成一片低垂的云雾。

李书栋的目光却不由自主地被教学楼方向牵引。

透过跑动人群的缝隙,他看见几个熟悉的身影抱着厚厚的、用牛皮纸绳捆扎的卷子,步履匆匆地走向教务处那扇漆皮剥落的绿门。

教历史的孙老师,戴着他那顶标志性的绒线帽;教地理的赵老师,腋下夹着的卷子快滑下来了;还有教英语的吴老师,高跟鞋在冻硬的地面上敲出急促的“哒哒”声。

试卷!期中考试的卷子!

李书栋的心跳猛地漏了一拍,随即像被一只无形的手攥紧,又重重擂动起来。寒气似乎瞬间钻得更深了,后颈的汗毛都竖了起来。

他强迫自己收回目光,跟着队伍的口号机械地抬腿、摆臂,但耳朵却像灵敏的雷达,捕捉着操场上每一个关于成绩的窃窃私语。

“看见没?卷子都抱进去了!”

“这么快就改完了?不知道我数学死没死……”

“老天保佑,历史千万别挂……”

身边的康子像只被猎狗追赶的兔子一样,气喘吁吁地奔跑着,每一步都显得那么艰难。

他的呼吸声在李书栋耳边响起,就像破旧的风箱一样,发出“呼哧呼哧”的声音。

“栋子,你快看啊!”康子突然停下脚步,一只手撑在膝盖上,另一只手指着前方,声音因为激动而有些颤抖,“卷子!风暴要来了!”

他的语气异常夸张,仿佛那不是几张简单的试卷,而是一场即将席卷而来的巨大风暴。

然而,在那兴奋的表象下,李书栋却敏锐地捕捉到了康子眼底深处那一丝不易察觉的忐忑。

黄晓晨跑在李书栋另一侧,微微低着头,厚厚的镜片蒙上了一层白雾,看不清眼神,但紧抿的嘴唇和略显僵硬的跑步姿势,泄露了他内心的不平静。

早操结束,人群像退潮般涌向教学楼。冰冷的走廊里瞬间充满了少年人身上的汗味、寒气,还有一股更加躁动不安的气息——那是分数即将揭晓前特有的、混合着恐惧与期待的电流。

第一节是数学课。数学老师曹老师,一个不苟言笑、头发花白的老教师,腋下夹着一摞批改好的试卷,面无表情地走上讲台。

教室里瞬间落针可闻,几十双眼睛紧紧盯着那叠决定命运的纸张,空气仿佛凝固了。

曹老师把试卷放在讲台上,发出“啪”的一声轻响。

他扶了扶眼镜,目光扫过台下:“期中考试成绩出来了。这次考试,题目有一定难度,但整体发挥,我很满意。”

他的声音平缓,却带着一种无形的压力。

“满分120分。我们班,有9位同学考到了100分以上,17位同学在90分以上。这个成绩,作为初一第一次正式大考,非常不错。”

曹老师难得地露出一丝极淡的赞许神色。

他拿起最上面一张卷子:“黄晓晨,113分。课代表,发挥稳定,难题思路清晰,步骤严谨,很好。” 他将卷子递向第一排。

黄晓晨几乎是弹起来的,快步走到讲台前,双手接过试卷。

厚厚的镜片也挡不住他脸上瞬间涌起的红晕和眼底闪烁的光亮。

他低着头,脚步轻快地回到座位,小心地将那张写着鲜红“113”的试卷铺在桌上,像对待一件稀世珍宝。

接着是学习委员龚小妮的名字:“龚小妮,108分。基础扎实,计算准确,继续保持。”

龚小妮站起身,步履从容地走上讲台。

她扎着清爽的马尾辫,校服洗得干干净净,脸上带着温和而自信的微笑,接过试卷时微微欠身:“谢谢刘老师。”声音清亮悦耳。

她的动作和神态,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一种好学生特有的沉稳气质。

一张张试卷发下来。念到名字的同学,或欣喜若狂,或垂头丧气,或强作镇定。李书栋感觉自己的手心全是汗,冰凉黏腻。每一次念名字的间隙,都像一个世纪般漫长。

“李书栋。”

名字响起的那一刻,李书栋的心跳几乎骤停!他猛地站起身,动作快得带倒了椅子,发出刺耳的刮擦声。

他顾不上扶,几步冲到讲台前,双手微微有些颤抖地接过刘老师递来的试卷。

目光第一时间锁定右上角——101分!

悬着的心,像一块沉重的石头,“咚”地一声落回了肚子里,紧接着又被一股巨大的暖流托起!他看清了分数,也看清了扣分点:一个选择题失误,最后两道大题的最后一小问没能完全解出。不算完美,但绝对超出了他之前的预期!

“思路不错,前面基础题全对。后面大题的第二问,方法是对的,计算有点小瑕疵,还有提升空间。”刘老师简单点评了一句。

“谢谢刘老师!”李书栋的声音带着难以抑制的轻快,他紧紧捏着试卷边缘,指关节微微发白,转身回到座位。

脚步仿佛踩在棉花上,轻飘飘的,又带着踏实的喜悦。他把试卷小心地铺开,101分那三个红字,在冬日清冷的晨光里,显得格外温暖而耀眼。

“我去!栋子!101!牛逼啊!”刚拿到自己89分卷子、正对着错题龇牙咧嘴的康子,立刻探过身子,一把抓过李书栋的卷子,翻来覆去地看,“哎呦喂,这题你也错了?哈哈,平衡了平衡了!”他嘴上说着平衡,眼神却充满羡慕。

“黄老板!快!把你的‘神卷’借我瞻仰瞻仰!”康子又转向黄晓晨,一把将他那张113分的卷子抢了过来。

夸张地举到眼前,“113分!黄晓晨,老实交代,你这脑子是不是偷偷去县医院换过?这题你怎么想到用这个辅助线的?啊?快说!”康子用卷子轻轻拍着黄晓晨的肩膀,一副“严刑逼供”的架势。

黄晓晨被康子闹得有点窘迫,脸更红了,一边伸手想抢回卷子,一边小声解释:“就…就顺着题目条件推啊…那个模型刘老师上周复习课讲过类似的……”

“我不信!肯定有秘籍!快交出来!”康子不依不饶,教室里紧张的气氛被他们这一闹,冲淡了不少,响起一阵低低的笑声。

接下来的语文课,班主任张国忠亲自抱着试卷走了进来。他脸上带着一贯的严肃,但眼神扫过全班时,似乎比平时温和了一丝。

“语文成绩也出来了。满分120分。这次作文题目有一定深度,能拉开差距。”张老师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到每个角落,“最高分,龚小妮,106分。作文立意深刻,文笔流畅,卷面整洁,非常好。”

龚小妮再次从容起身,在一片羡慕的目光中接过试卷。

她回到座位,并没有像其他人那样立刻查看错题,而是平静地将卷子放在一边,拿出笔记本准备听课,那份笃定令人侧目。

“李书栋,102分。”张老师念到他的名字,“基础题错得很少,阅读理解扣分点抓得准。作文…《那抹暖阳》写得有真情实感,细节描写不错,但结尾稍显仓促,升华可以更自然些。整体不错。”

102!又一个三位数!李书栋感觉自己的嘴角完全不受控制地向上扬起。他拿到卷子,目光贪婪地扫过那篇被红笔圈点、最终定格在“42分”(满分50)的作文,又看了看前面只扣了几分的基础部分,心里像揣了个小火炉,暖烘烘的。课间,黄晓晨和康子立刻围了过来。

“栋子,快!作文拿来拜读一下!”黄晓晨推了推眼镜,一脸认真,“我这次作文才拿了36分,感觉写得干巴巴的。”

康子则直接扒拉着李书栋的胳膊:“就是就是!那抹暖阳?你写的啥?捡钱了还是扶老奶奶过马路了?让我看看你怎么煽情的!”

李书栋哭笑不得地把卷子递给他们。黄晓晨看得仔细,眉头时而微蹙时而舒展,手指在字里行间轻轻划过。

康子则一目十行,嘴里啧啧有声:“哦……帮爷爷收谷子……汗水滴进眼睛……嗯,这细节还行……结尾……哎,栋子,你这结尾是有点草率啊,要是我写,肯定得喊一句‘啊!这温暖的阳光,照亮了我人生的道路!’多带劲!”

“去你的!”李书栋笑着捶了康子一拳,“你那叫喊口号,不叫升华!”

英语课的气氛则截然不同。英语老师王老师年轻漂亮,但要求严格。

当卷子发下来,前排好几个女生都发出了小小的欢呼——好几个100分以上的!龚小妮再次以108分领跑,另一个叫周雯的女生竟然考了110分!

李书栋拿到了自己的96分卷子。看着前面听力错了两题,阅读理解也扣了几分,心里那点小火苗稍微弱了一些。

不过看看旁边黄晓晨的99分,康子那刺眼的86分,他又觉得好像也还行。

“唉!悔不该当初啊!”康子拿着他那86分的英语卷子,捶胸顿足,一脸沉痛,“当年秦始皇要是把英语也统一了,全世界都说中国话,老子还用受这鸟气?何至于此!何至于此啊!”他夸张的表演惹得周围同学一阵哄笑。

课间操铃声响起,学生们涌向操场。李书栋发现今天操场上人格外少,好几个班稀稀拉拉的。

正疑惑间,旁边的王乐洋低声说:“都在办公室门口堵着呢!等着看总成绩排名!挤得跟沙丁鱼罐头似的!”

李书栋闻言,脚步顿了一下。总成绩……班级排名……年级排名……这些字眼像小钩子,挠得他心头发痒。

说不紧张、不好奇是假的。但他看着办公楼方向隐约可见的拥挤人群,推推搡搡,吵吵嚷嚷,皱了皱眉。

“算了,早晚会知道,不差这一会儿。”他对王乐洋说,也像是对自己说。他压下心底那份蠢蠢欲动,转身汇入了做操的队伍。只是动作比平时僵硬了些,目光时不时飘向办公楼的方向。

回到教室刚坐下,门口就传来喊声:“四班的!历史地理老师叫课代表去办公室拿试卷!” 历史课代表和地理课代表应声而起,匆匆跑了出去。

没过两分钟,班主任张国忠又出现在教室门口,表情严肃:“龚小妮,你来一下办公室。”

教室里瞬间安静下来,目光都聚焦在龚小妮身上。她平静地站起身,跟着张老师走了出去。几分钟后,她和历史地理课代表一起回来了。

历史课代表和地理课代表怀里抱着厚厚两摞试卷,分发给前排同学帮忙下发。而龚小妮手里,也拿着一小叠试卷,她径直朝着教室后排走来。

李书栋正和同桌张心怡凑在黄晓晨桌边,听他讲解数学最后那道大题的第二问思路。

黄晓晨指着草稿纸上复杂的辅助线,语速不快,但条理清晰:“……所以这里,连接这个点和这个点,构造出相似三角形,再利用这个比例关系……”

“李书栋。”龚小妮清亮的声音在头顶响起。

李书栋抬起头。龚小妮站在他课桌旁,手里拿着的,正是他的历史试卷。

冬日上午的阳光从窗户斜射进来,正好落在她身上,给她清爽的马尾辫镀上了一层柔和的暖金色。她脸上带着浅浅的笑意,眼神清澈。

“你历史考了96分,全班最高。”龚小妮说着,将试卷递了过来,语气里带着真诚的赞许,“卷子答得真干净,大题要点几乎都踩到了。”

96分!历史最高分!

一股难以言喻的喜悦和自豪感瞬间冲上李书栋的头顶,脸颊都有些发烫。

他连忙接过试卷,目光第一时间被那鲜红的“96”吸引,嘴角抑制不住地上扬:“谢谢。”

“哇!96分!给我看看!”同桌张心怡眼疾手快,一把将李书栋刚拿到手的卷子抢了过去,翻来覆去地看。

一边看一边咂嘴,“啧啧啧,选择题就错一个?大题答这么多点?李书栋,你这脑子怎么长的?是不是有什么祖传秘籍?”她抬起头,瞪着李书栋,一脸“坦白从宽”的表情。

龚小妮也好奇地看着李书栋,显然也想知道这个答案。

李书栋被看得有点不好意思,挠了挠头:“哪有什么秘籍……就是平时多看看书,老师讲的重点多记记。我觉得…历史地理这些东西,理解了脉络,记住关键点,也不太难。”

他说的是实话,那些朝代更迭、山川地理,在他眼里仿佛自带脉络,学起来并不吃力。

这时,张心怡自己的历史卷子也发下来了,一个醒目的“79”分。她哀嚎一声,对着试卷翻了个巨大的白眼,沮丧地把卷子拍在桌上:“完了完了,回家又要听我妈念经了!”

龚小妮见状,没再追问李书栋,只是对他笑了笑,转身回自己座位了。很快,地理试卷也发了下来,李书栋地理88分。

他立刻拿出草稿纸,飞快地计算起来:数学101 + 语文102 + 英语96 + 历史96 + 地理88 = 483分!五门总分483!一股巨大的满足感充盈心间。

中午放学铃声一响,李书栋几乎是跑着回家的。推开院门,奶奶正在院子里喂鸡,爷爷坐在小马扎上晒太阳,手里拿着旱烟袋。

“爷!奶!成绩出来几门了!”李书栋的声音带着难以抑制的兴奋。

“哦?考得咋样?”奶奶放下鸡食盆,关切地迎上来。

爷爷也抬起头,浑浊的眼睛里带着期待。

李书栋把书包往小凳子上一放,迫不及待地报分:“数学101,语文102,英语96,历史96,地理88!五门加起来483分!”

“哎呦!这么多分!”奶奶惊喜地叫出声,布满皱纹的脸笑成了一朵菊花,上前用力拍了拍李书栋的胳膊,“我娃真争气!真争气!”

爷爷没说话,但吧嗒着旱烟袋的节奏明显轻快了许多,嘴角也向上弯起一个深深的弧度,古铜色的脸上每一道皱纹都舒展开来,在冬日的阳光下显得格外慈祥。

他用力点了点头,简短而有力地说了句:“好!好娃!继续保持!”

简单的肯定,却比任何华丽的夸赞都更有分量。

李书栋看着爷爷奶奶喜悦的笑容,心里暖融融的,那点对未知总分的最后一丝忐忑也烟消云散了。他用力点了点头:“嗯!”

午饭吃得格外香甜。饭后,李书栋没有像往常一样立刻午睡,而是坐在书桌前,拿出英语试卷,对着错题琢磨起来。阳光透过窗户,暖洋洋地洒在桌面上,也洒在他专注的侧脸上。

下午回到学校,教室里弥漫着一种等待最终审判的紧张与期待。

有人奋笔疾书地补着上午落下的作业,有人则心神不宁地翻着书,眼神飘忽。

上课铃响过没多久,班主任张国忠的身影出现在教室门口。他手里拿着一张打印好的A4纸,表情比上午更加严肃,步履沉稳地走上讲台。

“安静。”他低沉的声音带着无形的压力,瞬间压下了所有窃窃私语。

几十双眼睛齐刷刷地聚焦在他手上那张薄薄的纸上——那是决定每个人在班级“江湖地位”的成绩排名表!

“期中考试所有科目成绩已经汇总完毕。现在公布班级总成绩和排名。”

张老师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敲在每个人心上,“这次考试,整体水平尚可,但尖子不尖,尾巴不小,分化明显。希望大家认真总结,胜不骄败不馁。”

他拿起排名表,开始念名字和总分:

“第一名,龚小妮,总分668分。”

龚小妮依旧平静地坐着,只是放在膝盖上的手,微微蜷缩了一下。

“第二名……”

张老师顿了一下,目光扫过台下。

李书栋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血液似乎都涌向了耳朵,周围的声音变得模糊不清。他下意识地挺直了背,手指紧紧抠住了课桌边缘。

“李书栋,总分643分。”

轰——!

李书栋只觉得脑子里像有什么东西炸开了!短暂的空白之后,是巨大的、难以置信的狂喜!第二名!班级第二名!他竟然排在了龚小妮后面!超过了黄晓晨?!

血液瞬间涌上脸颊,耳朵里嗡嗡作响。他能感觉到周围投来的惊讶、羡慕、探究的目光,像聚光灯一样打在他身上。

他努力想维持平静,但嘴角却完全不听使唤地向上咧开,怎么也压不下去。他飞快地瞥了一眼斜前方的黄晓晨,黄晓晨也正回头看他,镜片后的眼神里带着一丝惊讶,但很快变成了一个真诚的、带着祝贺意味的微笑。

“第三名,黄晓晨,总分636分。”

黄晓晨推了推眼镜,表情没什么变化,只是轻轻点了点头。

“……第十名,康子,总分576。”

“哇靠!第十名!”康子差点跳起来,脸上是毫不掩饰的狂喜,“哈哈哈!老子就说嘛!随便考考也能进前十!看见没?什么叫天赋异禀?什么叫举重若轻?

”他得意洋洋地环顾四周,冲着李书栋和黄晓晨挤眉弄眼,“栋子,黄老板,承让承让啊!下次考试我稍微认真点,前三也不是没可能嘛!哈哈!”

李书栋看着康子那副尾巴翘上天的得意模样,刚才因为第二名带来的巨大冲击和喜悦被冲淡了些,只剩下哭笑不得。

这家伙,数学89,英语86,靠着其他科目勉强挤进前十,居然还膨胀成这样?不过看着他没心没肺的笑容,李书栋也忍不住笑了。

张老师又补充了一句:“李书栋,黄晓晨,龚小妮,你们三个的年级排名也出来了。龚小妮年级第三,李书栋年级第九,黄晓晨年级第十一。继续保持。”

年级第九!

这个消息比班级第二名更具冲击力!李书栋感觉自己的呼吸都停滞了一瞬。他从未想过自己能在全年级几百号人里挤进前十!一股更加汹涌的热流冲上头顶,让他有些眩晕。

他下意识地看向龚小妮,那个总是从容淡定的女孩也正好转过头来看他。她的目光清澈平静,对着他微微颔首,唇角弯起一个浅浅的、鼓励的弧度。

阳光透过窗户,跳跃在她长长的睫毛上,也跳跃在李书栋剧烈起伏的心潮之上。

教室里嗡嗡的议论声再也压制不住。羡慕的、惊讶的、祝贺的、自我安慰的……各种声音交织在一起。

李书栋坐在座位上,手里紧紧攥着那张写着643总分的成绩单,指尖因为用力而微微发白。

那一个个鲜红的分数,此刻在他眼中,仿佛化作了冬日里最灿烂的阳光,穿透了凝结的霜花,暖洋洋地照进心底,也照亮了前方那条似乎更加清晰、更加宽广的路。

他悄悄侧过头,看向窗外澄澈的蓝天,深深吸了一口带着寒意的空气,感觉胸腔里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