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2 幽蓝之谜

子夜的露水凝在眉骨,带着沁骨的凉。周然蹲在芦苇荡边,看月光把溪水染成流动的银箔。忽然,水面猛地绽开朵幽蓝的花,光芒顺着涟漪漫过来,在他鞋尖三寸处停住,像有双无形的手在划定界限。这时,苇叶沙沙作响,一个灰影蜷缩在石碓后,破布裙沾着墨绿色的河泥,散发着水藻的腥气。

“别碰那光……” 女子的指甲缝里嵌着水草,瞳孔里浮着层白雾,像是蒙着层薄冰,“它会把你拖进水里,像拖走我爹娘那样…… 二十年前的月圆夜,我亲眼看见他们的头发在水里飘成水草的模样……”

徐爷爷的窗棂糊着泛黄的棉纸,油灯把老人的影子投在《青溪镇志》上,像株枯瘦的芦苇。纸页上还留着徐爷爷年轻时的批注,墨迹已有些发黑。周然把女子的话重复了一遍,老人蘸着茶水在桌上画了条蜿蜒的线,茶渍在桌面晕开,像条微型的青溪。

“光绪二十三年,镇东头的李大户占了半条溪。” 老人的声音带着岁月的沙哑,“他雇人在上游筑坝,又往水里投断肠草,就为独占溪里的银鱼。那时候,溪里的银鱼汛期会逆流而上,鳞片在月光下像碎银子,李大户就想把这些都变成自家库房里的真银子。” 老人的指节叩着桌面,“那年秋分,溪水一夜涨了丈余,冲垮了李家祠堂门前的石狮子,也冲毁了十三户人家,我太爷爷就是在那场水患里没了左腿。”

周然的指尖划过《镇志》里模糊的插画:被淹没的屋顶露出半截烟囱,像根沉默的手指指向天空。浪涛里浮着只倒扣的木船,船底还粘着片孩童的虎头鞋。插图旁的小字写着:“水患后,溪生异光,夜有泣声,人近之则失。” 字迹娟秀,像是女子所书。

“那女子……”

“许是李家后人。” 徐爷爷往灶膛添了块松柴,火星子舔着锅底,发出细微的噼啪声,“传说李家小姐当年被卷进洪水里,尸身三日不沉,顺着溪水漂了三里地,到了镇西的回水湾才停下,后来就有了水鬼勾魂的说法。每到她的忌日,回水湾的水面就会浮起白花花的泡沫,像堆撕碎的纸钱。”

3 龙潭惊魂

七日后,周然在镇西破庙的梁上发现个褪色的木匣。庙墙早已斑驳,露出里面的黄土,墙角还堆着些残缺的神像。积灰的布包里裹着本线装书,封皮上绣着朵将开未开的莲花,泛黄的纸页记载着龙潭秘闻:青溪源头有潭,深不可测,藏龙珠一颗,得之可镇水祟。书页边缘有行娟秀的小字:“心无垢者,方可见珠。墨迹里还能看出些微的颤抖,像是书写时心情极不平静。”

晨光刺破晨雾时,周然已背着麻绳和火折子走进了五指山。山路崎岖,两旁的灌木带着露水,打湿了他的裤脚。藤蔓在肩头划出红痕,渗出血珠,与露水混在一起,带来阵阵刺痛。松鼠在松枝间投下惊惶的影子,嘴里的松果掉落在地,发出沉闷的响声。他沿着溪涧逆流而上,听着水流声从叮咚变成轰鸣,像是大自然在耳边低语,直到眼前出现道悬挂的白练 —— 龙潭到了。

潭水绿得发暗,像块被千年青苔裹住的墨玉,深不见底。周然刚放下行囊,水面突然掀起丈高的浪头,一条水桶粗的水蛇破浪而出,鳞甲在日光下泛着青黑,毒信子几乎舔到他鼻尖,带着股腥臭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