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早就觉得这个孟瑶不对劲,一个搞物理的,天天往菜市场跑,原来是为了男人啊。”

“真是人不可貌相,看着挺清纯的,心机这么重。”

“张教授太惨了,被这种人缠上,真是倒了八辈子霉。”

“支持张教授!严惩学术碰瓷!”

我看着这些评论,非但没有生气,反而笑了。

张通鱼这招,太低级了。

他以为用这种泼脏水的方式,就能把我搞臭,让我的举报失去公信力?

天真。

在绝对的实力和证据面前,一切舆论攻击,都只是徒劳的挣扎。

我没有急着去回帖对线,那只会显得我很掉价。

我打开了另一个加密文件夹。

里面存放的,是我从三年前开始,关于“高能粒子对撞数据模型”的所有研究记录。

从最初的构想、手写的草稿,到每一次的模拟演算、数据修正,再到最终成型的论文。

每一次的时间戳,每一次的IP地址,都清清楚楚,不容辩驳。

其中,有一个子文件夹,名为“交流记录”。

里面存放着我当初和张通鱼那次“学术交流”的全部录音。

当时我只是出于研究习惯,将所有的学术讨论都进行录音备份,方便后续整理。

没想到,今天竟然成了最关键的证据。

我将录音文件拖拽到音频分析软件中。

戴上耳机,张通鱼那虚伪又贪婪的声音,清晰地传来。

“师妹,你这个构想很大胆啊……但是理论基础是不是有些薄弱?”

“这个衰变路径,现有理论好像并不支持,你是不是想得太简单了?”

录音里,他不断地用各种看似专业的术语,来否定我的想法,试图打击我的自信心。

而在我详细地解释了我的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后,他又会立刻话锋一转。

“哦……原来是这样,师妹你真是才思敏捷,这个角度很新颖,了不起,了不起。”

现在听来,他当时的每一句“捧杀”,都包藏着窃取的心思。

我将录令里他提出质疑,和我进行反驳解释的关键片段,一一剪辑出来。

然后,我登录了我们学校物理系内部的服务器。

感谢刘泉教授的雷厉风行,张通鱼的数据已经被封存,但我还有权限访问公共区的备份资料。

很快,我找到了我想要的东西。

一份张通鱼在两个月前上传的,名为“超对称粒子研究新进展”的报告。

我将这份报告下载下来,和我自己的论文进行比对。

结果,和我预想的一模一样。

他的报告里,所谓的新进展,核心论点和数据模型,几乎是原封不动地照搬了我的成果。

甚至,连我当初为了防止别人抄袭,在数据模型里设置的几个“陷阱”——几个故意写错的非关键性参数,他都一并抄了过去。

简直就是蠢到家了。

我将比对结果,连同剪辑好的录音,以及我所有研究过程的原始记录,打包成一个加密文件。

然后,我打开了学校论坛。

找到那篇抹黑我的帖子,我没有回复任何一个字。

我只是重新开了一个帖子。

标题是:

《关于本人孟瑶实名举报张通鱼教授学术造假一事的全部证据链——请张教授公开回应,你的粒子,为什么会和我的一模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