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手机嗡嗡震动起来,是一个陌生号码。

我接起来,对面传来张通鱼压抑着怒火的声音。

“孟瑶!你到底想干什么?”

“不想干什么。”我打开免提,一边在电脑上调取资料,一边漫不经心地回答,“只是想拿回属于我的东西,顺便清理一下门户。”

“你疯了!你知道你这么做的后果吗?你会毁了我!也会毁了你自己!”他的声音有些歇斯底里。

“毁了你?那是你自作自受。至于我,”我轻笑一声,“我刚拿了国际金奖,手握百万美金,前途一片光明,谁能毁得了我?”

电话那头沉默了。

过了好一会儿,他的语气软了下来,带着一丝恳求。

“孟瑶,瑶瑶……我们别这样,好不好?我知道是我妈不对,她那个人就是那样,口无遮拦,你别跟她一般见识。”

“我们见个面,我当面给你道歉。你想要什么补偿,只要我能做到的,我都答应你。我们私下解决,不要把事情闹大,对谁都没好处。”

这变脸速度,堪比川剧。

可惜,我不是三岁的孩子。

“张教授,你好像没搞清楚重点。重点不是你妈说了什么,而是你做了什么。”

“我给你两个小时的时间,主动去跟王校长坦白一切,争取宽大处理。否则,就别怪我不念昔日的师兄妹情分了。”

没错,张通鱼不仅是我的相亲对象,还是我导师刘泉教授早年带过的博士生,算起来,是我的同门师兄。

也正因为这层关系,我才会对他放松警惕,在一次学术交流中,将我尚未成型的“高能粒子对撞数据模型”的核心思路,和他探讨过。

现在想来,他从那个时候起,就已经盯上了我的研究成果。

“孟瑶!你不要欺人太甚!”他的声音再次变得尖利。

“我就是欺人太甚,你能拿我怎么样?”

我直接挂断了电话,顺手将他的号码拉黑。

对付这种人,任何的仁慈和退让,都是对自己的残忍。

3.

两个小时后,张通鱼并没有像我“建议”的那样去自首。

取而代之的,是学校论坛上铺天盖地的帖子。

《惊爆!物理系天才少女孟瑶因爱生恨,恶意诽谤青年学者张通鱼教授!》

《扒一扒那个在菜市场卖鱼的所谓“天才”背后的故事》

《孟瑶求爱张教授不得,恼羞成怒上演农夫与蛇现代版!》

帖子里,我被塑造成了一个心机深沉、因爱生恨的偏执狂。

说我早就暗恋张通鱼教授,利用各种机会接近他,甚至不惜跑到菜市场卖鱼,只为了制造和他母亲的“偶遇”。

在相亲被拒后,我就因爱生恨,利用自己偶然得的一个小奖,开始疯狂污蔑张通鱼教授。

帖子写得绘声绘色,还配上了几张“证据”照片。

一张是我在菜市场鱼摊前,穿着防水围裙,戴着手套捞鱼的照片,显得狼狈又土气。

一张是张通鱼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言的照片,西装革履,风度翩翩。

两张照片放在一起,对比鲜明,极具煽动性。

发帖人的 ID 叫“正义路人甲”,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背后要是没有张通鱼的授意,鬼都不信。

帖子的评论区,更是一片乌烟瘴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