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爸爸妈妈也全力支持我的训练,每天都接送我训练,给我营造良好的训练环境。

"星辰,你的发球可以再增加一些旋转。"一次训练后,李晓主动指点我,"试试把接触点再往下压一点。"

由于我的个子很矮,所以我往往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去护住我的台面,但是我怎么也没有想到,未来有一天它会成为别人攻击我的手段。

在省队的第三年,我们获得了全国青少年锦标赛团体亚军。站在领奖台上,我和小雨紧紧相拥,第一次听到了为自己响起的国歌。

十五岁生日那天,我收到了人生中最珍贵的礼物——国家队的录取通知。

我终于要进去那个满是天才与遗憾的地方,入场券我考了两次。

父母激动得热泪盈眶,连一向严肃的张教练也难得地露出了笑容。

"记住,进入国家队只是新的起点。"临行前,张教练语重心长地对我说,"那里的竞争会更激烈,但你要相信自己。"

让我欣喜若狂的是,林小雨也入选了国家队。

国家队的生活比我想象的还要严苛。每天早上五点起床晨练,上午技术训练,下午体能训练,晚上还要看比赛录像分析战术。每周只有半天休息时间,大多数队员都会选择加练。

"星辰,从今天开始你和林昊配混双。"混双主教练陈指导宣布道,"女双你和马悦一组。"

林昊比我大两岁,是国家队的主力男队员,技术全面但性格腼腆。刚开始配合时,我们总是找不到节奏,常常在训练赛中输给其他组合。

那段时间总是感觉自己拖累了自己的混双队友,所以必须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可以。

"你的跑位可以再靠前一点。"林昊低声建议道,"这样我就能有更多进攻选择。"

我认真记下,在接下来的训练中不断调整。渐渐地,我们开始有了默契,成绩也逐渐提升。

一个月后,教练组又调整了配对。"夏星辰,这次你和赵晨配混双。"陈指导宣布道,"女双你和刘诗一组。"

在国家队的几年里,我先后与不同的男队员配过混双,与不同的女队员配过女双。每次换新搭档,都需要快速适应对方的打法特点,建立新的配合默契。

"这也太折腾人了。"一次训练结束后,小雨边按摩酸痛的肩膀边抱怨,"刚熟悉一个搭档就换人,什么时候才能稳定下来啊?"

我笑了笑:"教练组有他们的考虑。多适应不同搭档,对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也有帮助。"

显而易见的是和不同队友的搭配确实让我受益匪浅,实力有了质的飞跃。

十七岁那年,我在国际乒联巡回赛上获得了女单和女双冠军。当我站在领奖台上,看着国旗冉冉升起时,内心充满了自豪。但没想到,荣誉背后,一场风暴正在酝酿。

"星辰,你和林昊的混双配合得真好,网上都在说你们是'天选混双'呢!"队友笑嘻嘻地递过手机。

我扫了一眼,愣住了。《国家队新星夏星辰与混双搭档林昊疑似恋爱?赛场互动甜度爆表!》配图是我们比赛时击掌的瞬间,评论区更是离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