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地铁站比我想象的还要挤,仿佛整个城市的年轻人都在七点四十五这一刻,突然从四面八方被挤进了地下的钢铁管道里。北京的秋天开始露出锋利的早晨,地铁车厢里的空气混杂着汗味、香水味和昨晚没洗头的油腻感。每个人都低着头,盯着手机,耳朵里塞着耳机,脸上挂着无动于衷的神情。

我站在最靠门的角落,努力避免与任何人对视。手里紧攥着员工卡,卡面边缘已经被我反复摩擦得微微起毛。今天是我来博晟咨询实习的第十七天,还有十三天就要进入最终评估期。

如果没有意外,我就能转正,成为这栋大楼里正式的一员。一个真正的“职场人”。

地铁到站时我踩点上楼,打卡机前已经排起了长队,没人说话,只有打卡机“滴滴”的声音规律地响着,像是计时器,不容差错。

轮到我时,我伸手刷卡。屏幕显示“07:58”,我松了一口气。

刚想离开,一个男声在我身后低声说道:“今天要到八楼开会,别走错了。”

我回头,是行政组的实习生张程。他戴着眼镜,脸上没有表情,只是机械地提醒我一句,便转身走向电梯。

我点点头,跟在他后面。

八楼的会议室比我们组所在的五楼小得多,玻璃门上贴着一张打印纸:“部门协同预备会议(闭门)。”我看了看手机,心跳稍快,今天的会议不在日程表上。

张程坐在靠窗的位置,安静地翻着笔记本。屋里已经坐了七八个人,大部分是实习生,也有几个看起来是部门助理级别的。

五分钟后,林浩然进来了。

他是业务一部的副经理,也是这批实习生的“导师”。三十岁出头,讲话慢条斯理,总穿一身深色西装,皮带扣总是正好卡在衬衣正中线的地方。

“会议开始。”

他说完这三个字,没人再说话。空气里只剩下他翻动纸张的声音。

他念了几个本周待解决的跨部门事项,然后突然问:“上周客户会议,谁负责整理纪要?”

我举起了手。

林浩然看向我:“总结内容第六条,说客户计划在十一月做品类拆分试投放,你这条谁给的信息?”

“是客户方经理直接说的。”我答。

“你确定?”他语气依然平稳,却让我感到胃里发冷。

“当时她现场提到,没写在PPT上,但我录音里有。”我试图补充。

林浩然点了点头,然后扫了一眼众人:“以后任何未通过书面渠道的信息,不建议出现在报告中。所有口头信息,请由上级判断是否适合记录。”

我感到眼前一阵发热,低下头,却清楚地看到张程的笔没有停下过。

会议结束后,没人看我。我走出会议室,脚步像踩在绵软的棉花上。

中午回到工位,我打开笔记本,想复查昨天的任务清单,却收到了一封新邮件。

“实习员工赵启明:因今日在部门例会上沟通偏差,烦请今晚八点前提交一次‘自我反思及改进计划’。模板见附件。”

发件人:林浩然。

我盯着屏幕十几秒,呼吸变得急促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