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这是第一次。

我努力适应,尽量安静,不迟到不早退,加班从不推辞。但就在我第一次主动发言之后,这一切仿佛被瞬间打翻了。

下午没什么事,我借口打印材料去了后勤楼。打印室只有一个清洁员在打扫。他看我一眼,没说话。

我顺手翻了翻一旁的文件篮,在底部压着一本没有封皮的文档,A4纸大小,用回形针夹着十几页。

第一页标题是:员工行为守则(内部修订本)

我顿了一下,翻开看了一眼。里面的内容比我们入职培训时看到的那些“行为规范”详细得多,也要严苛得多。

比如:“第三条:任何形式的迟到视为行为消极,累计三次予以淘汰建议。”

“第七条:不得在任何公开场合对上级意见提出异议,若存在表达异动行为,由综合部门记录。”

而我,今天刚刚在会议上,“提出异议”。

我站在打印室里,感到背后有冷风灌进脖颈。

翻到最后一页时,我看到了一条附加备注:“内部版本,仅限监控人员参考,不得外传。”

我猛地合上文档,放回原位。走出打印室时,清洁员突然开口说了句:

“下次记得戴口罩,最近摄像头识别不太准。”

我回头,他在擦玻璃,没有看我。

我一路回到宿舍,关上门,拉上窗帘,把手机反扣在桌面上,坐在椅子上喘了一口气。

翻开今天会议的笔记,我一笔一划地记下了我说的那句话。

然后我打开笔记本,在新的一页写下:

——今天是我实习第十七天。我已经违反了三条规则。

至少,我看见了三条。也许,还有更多只是我还不知道的。

我合上笔记本的瞬间,手机震动了一下。

一封匿名邮件弹出,没有标题,正文只有一句话:

“你违反的,不止三条。”

我坐在楼下咖啡厅靠窗的位置,隔着玻璃看着写字楼正门。清晨八点半,人群像潮水一样涌入。有人戴着耳机低头快走,有人边走边回复消息,有人匆匆刷卡后挤进电梯,无一例外,没有人在意身边的人。

手机屏幕还亮着,匿名邮件停在页面中央:你违反的,不止三条。

我把它反复读了三遍,像是试图从中读出语气。可它没有语气,甚至没有署名,也不像恶作剧,更不带情绪。它就像一块石头,砸进水里,不掀起波澜,却在心底留下一个深不见底的漩涡。

我不确定它是谁发的。不确定对方想说的“规则”究竟是指什么。但我知道,它不是空穴来风。

我回忆起打印室里的文档,那本《员工行为守则(内部修订本)》,每一条都精准得像是一把刀,切在我们这些实习生的软肋上。

而我,已经踩中三条。

咖啡喝到一半,手机再次震动。这次是林浩然发来的企业微信:

“早上好,下午部门协调组会照常进行,请确保提前准备完毕材料。另,昨日邮件请于中午十二点前回复。”

我点开邮件,一行字都没动。光是“自我反思及改进计划”这七个字,就让我胸口发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