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婚后的生活平静得近乎乏味。林枫忙于家族企业的经营,而李秀英则按照林家的规矩,深居简出,做一个体面的少奶奶。林公馆位于法租界一栋欧式洋房内,装修极尽奢华,却处处透着刻板的规矩。李秀英每天的生活被严格安排:早晨向公婆请安,上午处理家务,下午学习插花、茶道等“淑女技艺”,晚上等丈夫回家共进晚餐。

表面上,她是一个完美的妻子;实际上,她的心从未停止躁动。每当夜深人静,她都会偷偷取出从德国带回来的电影理论书籍和笔记,在台灯下如饥似渴地阅读。那些关于光影、构图、心理表现的文字,是她与外部世界唯一的联系。

一天下午,李秀英正在书房翻阅一本德文原版的《表现主义电影美学》,突然听到门外传来脚步声。她慌忙将书藏到坐垫下,但已经来不及了。

“在看什么这么入神?”林枫推门而入,目光落在她慌乱的动作上。

“没什么,只是一些闲书。”李秀英强作镇定。

林枫走近,从坐垫下抽出那本德文书,眉头微皱:“《表现主义电影美学》?没想到你对这个感兴趣。”

李秀英的心跳加速,但出乎意料的是,林枫并没有责备她。

“我在柏林时选修过电影理论课,”她谨慎地解释,“只是个人爱好。”

林枫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最近家族企业遇到些困难。父亲打算转型投资电影业,听说现在上海电影很赚钱。”

李秀英的眼睛亮了起来:“电影确实是个朝阳产业。德国乌发公司的年利润已经超过了许多传统行业。”

“你对电影了解多少?”林枫突然问道。

李秀英犹豫了一下,决定实话实说:“除了理论,我还研究过剧本创作和导演技巧。德国表现主义电影最擅长通过视觉语言表达人物心理,比如《卡里加里博士的小屋》中那些扭曲的街道和建筑,实际上象征着主角扭曲的心灵...”

她突然停住,意识到自己说得太多了。在林家,女人过多谈论事业是不被允许的。

但林枫似乎并不在意:“有意思。改天我们可以详细聊聊。”

这次谈话后,李秀英心中燃起了一丝希望。也许,她可以通过帮助林家转型电影业,间接实现自己的艺术理想?

接下来的日子里,她开始秘密创作一个剧本。她选择了《聊斋志异》中的《画皮》故事,但决定用德国表现主义的手法来呈现这个东方鬼故事。夜深人静时,她伏案疾书,将那些在脑海中盘旋多年的画面转化为文字:倾斜的房屋、夸张的阴影、扭曲的面容...她要创造一部前所未有的中国电影。

一个月后,剧本完成了。李秀英犹豫再三,终于在一个晚上将厚厚的手稿放在了林枫的书桌上。

“这是什么?”林枫放下手中的账本。

“一个电影剧本,”李秀英轻声说,“我想...也许对家族的新事业有帮助。”

林枫翻开第一页,眉头渐渐舒展,继而露出惊讶的表情。他一口气读完了整个剧本,抬头时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太精彩了!这完全不同于市面上那些才子佳人的套路。扭曲的布景、强烈的光影对比...这种风格在上海电影界前所未见!”他激动地说,随即又面露难色,“但是...你知道林家的规矩。女人不能抛头露面,更别说参与电影制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