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发甜点,我按缴费给了李知妤两块草莓蛋糕。
张耀祖奶奶在群里撒泼:“凭什么我孙子只有一块?你偏心!”
我解释李家付了双份钱,她堵在校门闹事:“穷酸老师克扣我孙子口粮!”
我把张耀祖叫来办公室,他打翻我的花瓶:“赔钱货也配吃两块?都该是我的!”
---
下午三点半,阳光透过落地窗,暖洋洋地铺在彩虹小桌布上。空气里弥漫着烘焙坊刚送来的、甜得发腻的草莓蛋糕香气,混合着孩子们叽叽喳喳的兴奋低语。
“小朋友们,排好队哦,谢老师发小蛋糕啦!”我尽量让声音听起来像裹了蜜糖,笑容挂在脸上,维持着幼师职业性的温暖。
一个个小豆丁捧着纸碟,眼睛亮晶晶地接过属于自己的那份甜蜜。
李知妤排在最前面,她妈妈特意在缴费系统里勾选了双份下午茶——这位优雅的钢琴家总担心女儿跳完芭蕾会饿。我把两块叠得整整齐齐、点缀着鲜红草莓的蛋糕放进她的小碟子里。
“谢谢谢老师!”小姑娘声音脆生生的,满足地跑回座位。
轮到张耀祖了。
我把单独的一块蛋糕递过去。
他低头看了看自己碟子里孤零零的一块,又飞快地瞥了一眼不远处李知妤碟子里那惹眼的两块,小胖脸没什么表情,但捏着纸碟边缘的手指,指节有点发白。
我心里轻轻咯噔了一下。
预感这东西,有时候准得让人心慌。
果然,晚上手机在口袋里震动起来,不是电话,是家长群消息疯狂刷屏的提示音。
“阳光苗苗班家长群”的图标右上角,鲜红的数字正飞速跳动。
置顶的,是一条火力全开、带着浓浓市井撒泼味的语音,发送者:张耀祖奶奶。
点开,一个高亢、尖利、极具穿透力的女声瞬间炸响在耳边,即使没开公放,那咄咄逼人的气势也仿佛能刺穿耳膜:
“@谢楠 谢老师!你给我解释解释!什么意思啊你?!全班小朋友都看着呢!凭什么那个李知妤就能吃两块大草莓蛋糕,我家耀祖就只能吃一块?!啊?!你是觉得我家耀祖好欺负还是怎么的?你这心都偏到胳肢窝去了!我孙子回家委屈得直哭!这事儿你必须给我个说法!立刻!马上!”
语音条下面,紧跟着一张照片。
画面里,李知妤的小碟子里两块蛋糕堆叠,草莓红得诱人,而她旁边的张耀祖,碟子里确实只有孤零零的一块。
火药桶被彻底点燃了。
我深吸一口气,压下那股直冲脑门的烦躁。指尖在屏幕上快速敲击,尽量让措辞清晰、客观,不带任何情绪:
>@张耀祖奶奶 耀祖奶奶您好。幼儿园的下午茶点心是自愿缴费项目,费用标准在学期初的《家长告知书》里写得很清楚。李知妤小朋友的家长额外缴纳了双份点心的费用,所以她今天领取了两份蛋糕。张耀祖小朋友的家长只缴纳了单份费用,因此他领取一份。所有孩子的点心发放都是严格按照缴费记录执行的,不存在任何偏心或克扣。请您理解。
文字发出,群里安静了大概五秒。
随即,张耀祖奶奶的回复如同点燃的炮仗,噼里啪啦地轰了过来,依旧是语音条,一条接一条,连珠炮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