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离开前的最后一天,她去了一趟图书馆,鬼使神差地走到了顾承宇常坐的那个靠窗位置。阳光透过玻璃洒进来,空荡荡的座位上,仿佛还残留着他清冷的气息。

温阮站了很久,最终还是转身离开。她在心里默默说了一句:再见,顾教授。再见,这段荒唐的过往。

她不知道的是,在她离开后不久,顾承宇走进了图书馆,目光扫过那个空座位时,微微蹙了蹙眉。他最近总能在校园里捕捉到一个仓皇的身影,像受惊的小鹿,一看到他就立刻躲开。是那个叫温阮的女生?他记得她,解剖课上总能提出一些刁钻的问题,眼神明亮,像有星星。

他拿出手机,想问问辅导员那个女生的情况,手指悬在屏幕上,最终还是放下了。或许,只是他想多了。

而此时的温阮,已经坐上了飞往德国的航班。飞机起飞时,她看着舷窗外越来越小的城市,眼泪终于忍不住掉了下来。她不知道未来会怎样,只知道,她必须带着这个秘密,独自走下去。

第二章:柏林的冬天与小小的他

柏林的冬天来得很早,十一月就飘起了雪。

温阮裹紧了身上的厚外套,快步走在柏林自由大学的校园里。这里的一切都是陌生的,哥特式的建筑,说着生硬德语的同学,还有空气中弥漫的烤香肠和咖啡混合的气息。

她已经在这里待了四个月。初来乍到的新鲜感很快被孕吐的折磨和独自异乡的孤独取代。她不敢告诉国内的父母,只能以“学业太忙”为由,减少视频通话的次数。

肚子一天天大起来,她的腰肢渐渐变粗,只能穿着宽松的卫衣遮掩。德国的医学课程压力很大,她常常一边吐得天昏地暗,一边啃着晦涩的专业书,凌晨的宿舍里,只有她桌上的台灯亮着。

支撑她走下去的,是肚子里那个小小的生命。每次感受到胎动,她都会觉得所有的辛苦都值得。她给孩子取了个小名叫“念念”,既是思念故土,也提醒自己,不能忘记最初的坚持。

预产期在次年三月。二月底,温阮提前休了学,住进了医院。生产那天,她疼得几乎要失去意识,身边没有亲人,只有一个雇来的护工。当医生把那个皱巴巴的小家伙抱到她面前,告诉她“是个健康的男孩”时,温阮的眼泪瞬间涌了出来。

小家伙闭着眼睛,小嘴巴抿着,像只小猫一样依偎在她怀里。温阮轻轻碰了碰他柔软的脸颊,心里充满了前所未有的柔软和坚定。

“念念,妈妈会好好爱你。”

独自带孩子的日子比想象中更艰难。温阮请了三个月的假,每天围着孩子转。喂奶、换尿布、哄睡,常常累得沾床就睡。有时深夜里,念念不停哭闹,她抱着他在房间里来回踱步,听着窗外呼啸的寒风,孤独和委屈会像潮水一样将她淹没。

但只要看到念念对着她笑,露出没牙的牙龈,所有的负面情绪就会烟消云散。念念很乖,继承了她的眉眼,却有着一双格外明亮的眼睛,像蕴藏着星光。

三个月后,温阮带着念念重新回到了课堂。她请了一个兼职保姆,白天上课,晚上就全身心陪伴孩子。德国的同学很友善,没人追问她孩子的父亲是谁,只是偶尔会称赞“你的儿子真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