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黛玉跟林如海说了贾母七十大寿的事情,林如海很惊讶,自己今天也刚刚收到贾政那边派人送来的信,还没跟黛玉说,她就知道了。

黛玉解释说自己上次从贾府离开前,贾母就跟自己说过此事,“当初回来的时候,外祖母就说了寿辰的事情,要接我过去祝寿的,不管怎么样,起码她没有对我不好的事情。”

林如海很欣慰,黛玉没有被上一世的仇恨蒙蔽了双眼,无论如何贾母是自己的岳母,当初对贾母确实是疼爱非常,“需要父亲准备些什么吗?”

自从知道黛玉是重生的,林如海便没有把她当成一个八岁的孩子来看待,林府的内务也都交给黛玉打理了。

“不用了,父亲。我都准备好了,您看看。”黛玉将昨日雪鹦几个整理出来的东西,自己挑选过后,拟出来的礼单,递给林如海看。

林如海看过礼单,交还给黛玉,“这样就可以了,那些东西都是上的了台面的好东西,可与我们没什么太大用处,药材也是年份足够的。”

林如海看过礼单,就明白黛玉的意思,东西可以贵重,可她的心意不可能再向上一世那样,掏心掏肺的了。所以选的都是华贵之物,各种摆设花瓶之类的,因着花纹造型都是偏向奢靡华贵,林府一向不爱用这些,一般只用一些素净的装饰物。

“那么女儿就把这些好好收拾一番,包装好了,到时候带过去。”黛玉收回礼单,随后就出去了。

出了林如海的书房,黛玉回自己院子,经过花园的时候,看见了隋先生的女儿心宁在花园里玩。小姑娘才三岁多,还不需要读书,黛玉给她派了一个丫鬟和一个婆子,方便照顾她。心宁看见缓步走过来的黛玉,笑着扑过去,

“玉姐姐,你来看,花园的花开得真漂亮。”

黛玉由着她拉着自己进了花园,“心宁这么喜欢这些花吗?那让张嬷嬷给你剪上几支,插在花瓶里,放你房间,好不好?”

“好啊,好啊。”小姑娘哪有不喜欢花花草草的,立马就开心地示意张嬷嬷给自己剪花,带回去插起来。

“玉姐姐,过几天我们出去玩,好不好?哥哥说过几天街上有集市的。”心宁很喜欢黛玉,她觉得玉姐姐是她见过的最漂亮的人,还特别聪明。

黛玉摸了摸心宁的脑袋,上面只有两个揪揪,“过几天玉姐姐可能不在家,要出一趟远门的。”

“啊?玉姐姐,你要去哪里,我能去吗?”小姑娘跟着父亲辗转过几个地方,对出远门有一些概念了。

“我要去我外祖母家,给她老人家祝寿,可能要两三个月不在家。”黛玉耐心给小姑娘解释。

心宁仰头看着黛玉,笑眯眯地问,“那玉姐姐可以带我一起去吗?”

“这...这个我可做不了主的,得要你的父亲同意才行。”黛玉可不敢擅自做主带小丫头出门。

“心儿,你别老缠着你玉姐姐,快到父亲这儿来。”真是说曹操曹操到,隋先生的声音就响起来了。

心宁又是扑人,直接扑到自己隋先生怀里,“父亲,玉姐姐说过几天要出远门,给她的外祖母祝寿,我能跟她一起去吗?”

隋先生抱起心宁,故意板着脸,“那是你玉姐姐的外祖家,你去凑什么热闹?”

“可我想跟玉姐姐出远门,我都没见过外祖家是哪里。”稚子童言无忌,听着的大人却很不是滋味。

隋先生的脸上因为心宁的一句话,满是愧疚。当初自己的夫人是不顾家人反对,嫁给了自己,从此以后便再无往来。

黛玉了解隋先生家的情况,“先生,您要是放心的话,就让心宁随我一道去金陵吧。心宁乖巧,这也没什么的。”

隋先生有些犹豫,总觉得这样不太好,可怀里的心宁听到黛玉同意了,扭着身子跟父亲撒娇,“父亲同意啊,同意啊,去嘛去嘛。”

隋先生看向黛玉,“这不太好吧,而且心宁还小,太麻烦你了,你自己还是个孩子。”

黛玉笑笑,看着不断地扭来扭去的心宁,“这没什么,到时候让张嬷嬷和含巧一起跟着便是了,我路上也正好有个伴。”

隋先生心里对女儿有愧疚,又拿撒娇的小姑娘一点办法都没有,“那好吧,那辛苦你了。”

黛玉挺喜欢心宁这小丫头,心思纯净,性子又活泼,“先生客气了。”黛玉朝着心宁扬扬手,“心宁,玉姐姐过几天带你去金陵,我们一起坐船。”

“真好,真好,心宁要去。”小心宁开心得不得了。

黛玉吩咐陪着心宁身边的张嬷嬷,“嬷嬷等会儿回去,和含巧替心宁收拾行李,包括你们自己的,要是缺什么,就来找郭嬷嬷和雪鹦。我们大概五天后出发。”

“是,小姐。”

五天后,黛玉带着心宁就出发了。林如海将她们送到了码头,看着她们上了贾府派来的船后,才调转马车回府了。

船上这次多了不少人,黛玉这次是带足了人手的,回来的时候不打算再让贾府派人送了。黛玉身边的是雪鹦和雪雁,还有两个不贴身伺候的丫鬟,白芍和白棠。小丫头心宁身边自然是张嬷嬷和含巧,还有几个做粗活的婆子一道跟着。

黛玉身边的郭嬷嬷这次留在府里,替黛玉打理府里的琐事。一路上黛玉和心宁玩玩闹闹,看看沿途的风景,倒是让黛玉觉得比上次的路途有趣多了。

到了金陵的码头,贾府的轿子和马车,照旧已经等候在此了。黛玉牵着心宁一起上了轿子,雪鹦和雪雁看着贾府来的下人婆子把船上的行李全部搬上马车后,一个跟在黛玉的轿子边,一个跟着马车,看着行李。

还是从西角门进的贾府,一路直接来到了贾母的院子。屋子里很是热闹,除了贾母,王夫人姐妹俩,王熙凤,李纨,还有三春都在。

黛玉微微一笑,拉着心宁给贾母请安,“玉儿给外祖母请安。”

贾母忙让鸳鸯去把黛玉扶起来,让黛玉在自己身边坐下,“我的玉儿近来可好?这小丫头是?”

“玉儿一向都好,这是玉儿的先生家的女儿,叫心宁。”黛玉回着贾母的话,又低头看向心宁,“心宁,给老太太请安。”

心宁扭了扭小身子,从座位上下来,像模像样地给贾母福身,“心宁给老太太请安。”

“哎,好,你叫心宁,真是个可爱的小丫头。”贾母拿出一个荷包塞给心宁,估摸着里面有个几两银子。

心宁眨巴着眼睛看向黛玉,见黛玉点头,她才笑眯眯的道谢收下。

“教我读书的先生,以前是父亲的同窗。心宁同我一样,自小没了母亲,和我处得好,所以就带着一块儿来,叨扰外祖母了。”黛玉解释着。

贾母摸摸心宁的脑袋,“也是个好孩子,带来就带来了,本不是大事,你乐意就好。”

随后黛玉才跟屋子里的其他人见礼,见到薛姨妈,黛玉还怔愣了一下,也就一年不到的时间,薛姨妈竟是老了这么多,两鬓都有了白发了。

黛玉故作不知地朝着薛姨妈开口,“姨妈今日怎的就一个人,宝姐姐没来么?”

薛姨妈看着黛玉,明明是简单的蓝色素衣,可就是衬得黛玉分外娇嫩,觉得扎眼的很,可如今她得罪不起任何人,只能勉强扯出一个笑,“你宝姐姐已经不住府里,在京城呢。”

黛玉对于宝钗的事情自是心知肚明,可面上还是一脸不解的样子,“宝姐姐选秀完没有回府里吗?”

薛姨妈的面上闪过一丝尴尬,不知该如何跟黛玉说宝钗的事,贾母扫了一眼薛姨妈,直接开口道,“宝丫头在京城已为人妇。”

“什么?宝姐姐嫁人了,外祖母怎的不和玉儿说,玉儿也好给宝姐姐送上贺礼啊。”黛玉故作娇嗔地冲贾母,“宝姐姐也是的,难道我们俩的情分,不值得请我们喝一杯喜酒了?”

贾母安抚地摸摸黛玉的背,“那宝丫头是进了人家府里当姨娘的,哪有喜酒可喝,要喝酒,外祖母这里有。”

“当姨娘,宝姐姐不是选秀去了吗?怎么会成了别人家的姨娘?”黛玉看着薛姨妈越来越难看的脸色,这就受不了了,我偏要扯掉你的遮羞布。

而屋子里的人,脸上也是精彩纷呈的表情。除了王夫人和王熙凤知道实情,李纨和三春她们只知道宝钗选秀完就嫁进一个贝勒爷府上了,以为是个好去处呢。结果如今被说破,居然是成了人家的妾室姨娘。

屋子里伺候的丫鬟婆子也是一脸看戏的表情,这宝丫头平日里虽说是个会来事儿,出手也是个算大方的,可那骨子里那股千金小姐的傲气,还是会让她抬着下巴看人,如今居然成了一个妾室姨娘。

薛姨妈的脸上难看得都能滴出墨来,可她却开不了口解释什么,这贾母说的就是事实。王熙凤看气氛尴尬,连忙岔开话题,“哎哟,我刚刚可看见了,林妹妹这回来,可是带了不少箱笼的,这不如让我们开开眼,给老太太带了什么祝寿礼物啊。”

黛玉岂能看不懂王熙凤的意图,也不急于一时的,以后有的是机会让薛姨妈难受,“嫂嫂可真是个心急的,外祖母过寿还有五天的功夫,你就要我把寿礼给你们看,是不是你自己还没准备好,想看了我的,好抄袭呢。”

“你既这么说,那我更是要看了,要不岂不是被你白说了一顿。”王熙凤是个会来事儿的,几句话的功夫,屋子里就热闹起来了。

黛玉也不矫情,吩咐身边的雪鹦,“你去,让人把寿礼抬进来,让我那眼皮子浅的嫂嫂开开眼。”

“哎。”雪鹦应了一声就出去了。

很快,雪鹦掀开帘子进来,后面跟着一连串的人,两个人抬一个箱笼。一共八个箱笼。雪鹦让人一一打开。

原本王熙凤是为了调节气氛才说的,没成想这些打开的箱子,倒是真让人开了眼了。打头的箱子里,是一对官窑出品的,洋彩釉的琵琶尊。上面的纹理色彩鲜艳,瓶身光滑细腻,这个是贾府的花瓶不好比的,光是官窑出来的,贾府里就少之又少。

除了皇室成员,其余人家里的官窑制品,都是万岁爷或者皇亲贵族们赏赐下来,才会有的。

第二个箱子里,是一对荷花纹的梅瓶。虽不是官窑制的,可上面的荷花纹是立体的,那烧制的工艺也是非同一般的。更何况上面的荷花栩栩如生,贾母见了都喜欢得紧。

后面几个箱子里都是稍小一些的装饰品,可每件不是官窑制品,就是工艺非凡,寻常不得见的。

最后两个箱子里都是有了年头的人参,野山参等等珍贵药材。一连串的寿礼,直看的屋子里的人傻了眼,这林府的家底也太厚了吧。

一个小姑娘带出门的寿礼,居然如此贵重,件件都是精品,极品,那林府里岂不富贵满堂了。

王夫人看着这些箱子里的东西,手死死地拽住帕子,一个没了娘的小丫头,出手居然如此阔绰,竟把他们所有人都比下去了。

贾母可不管王夫人的脸色不好看,心里眼里的满意之色溢于言表,“真是叫我的女婿和育儿破费了,竟然给我老婆子送来这么多好东西。”

黛玉看着屋子里的人,精彩纷呈的脸色,“父亲说了,外祖母七十大寿,本该亲自前来祝寿的,可父亲公务繁忙,实在无法抽身离开苏州那么久,只好略备些俗物,哄哄外祖母开心了。”

“女婿身居要职,不可耽误公事,他事事周到,老婆子我已经很高兴了。”贾母是真的高兴,没想到女婿出手如此大方,更没想到,平日里低调的女婿,拿出手的东西如此之好,看来林府的底蕴还是很深的。

“老太太,林妹妹这一出手,咱们这些人,寿礼竟是送不出手了呢。”王熙凤看着王夫人阴沉的表情,心里嗤笑,人家林家是什么人家,那是书香门第不算,还是官宦世家,都是有实权的高位,岂是我们好比的。

“你个泼皮破落户,你送什么东西,我几时嫌弃过不成?”贾母笑骂王熙凤。

几人的一通笑闹,倒是将薛宝钗的事情揭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