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因汪彻的弹劾而丢官外任。汪彻是主和派的一员,他嫉妒张孝祥的才华和在朝中的影响力,便抓住张孝祥在工作中的一些小失误大做文章,向皇帝弹劾张孝祥。皇帝在主和派的压力下,不得不将张孝祥贬谪到地方任职。
但张孝祥并没有因此而消沉,他在地方上依然积极工作,为百姓办实事。然而,主和派并没有放过他。后来,汤思退又指使尹樯弹劾张孝祥,这是他第二次遭到打击和排斥。汤思退是南宋著名的主和派大臣,他极力反对北伐,主张与金国议和,而张孝祥的主战立场与他格格不入,因此他想方设法要将张孝祥排挤出朝廷。
面对一次次的政治打击,张孝祥始终没有动摇自己主战收复中原的理想。他在被贬谪期间,写下了许多抒发自己爱国情怀的诗词,字里行间都充满了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收复失地的渴望。他坚信,只要朝廷上下一心,坚持北伐,就一定能够收复中原,重现国家的繁荣昌盛。在官场的沉浮中,他坚守着自己的政治信念与家国情怀,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让人敬佩不已。
第三章 文学巨匠,成就斐然
一、词坛风采
张孝祥的词风格多样,“豪壮典丽” 是对其词风的精准概括,他在词坛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其词作不仅数量众多,而且质量上乘,深受后人的喜爱。
(一)爱国词
爱国词是张孝祥词作中最具感染力的一部分,字里行间都洋溢着强烈的爱国情怀。如《浣溪沙・荆州约马举先登城楼观》中 “万里中原烽火北” 一句,短短七个字,便勾勒出了中原大地被战火蹂躏的惨状,表达了词人对北中国的深切怀念和对侵略者的痛恨。《水调歌头・和庞佑父》中 “剪烛看吴钩”“击楫誓中流” 等词句,生动地描绘了词人深夜挑灯看剑,立志像祖逖一样击楫中流、收复中原的豪情壮志,抒发了他北伐抗敌的满腔热情。而他的代表作《六州歌头》“长淮望断”,更是将爱国之情推向了高潮。这首词概括了自绍兴和议、隆兴元年符离兵败后 20 余年间的社会状况,对南宋王朝的屈辱求和政策表示了极大的愤慨。词中 “隔水毡乡,落日牛羊下,区脱纵横。看名王宵猎,骑火一川明。笳鼓悲鸣,遣人惊” 等句,描绘了金国统治者在中原地区的肆虐,以及百姓生活的困苦,让人读之不禁潸然泪下。全词气势磅礴,情感真挚,被后人誉为爱国词中的佳作。
(二)咏怀词
咏怀词中,张孝祥善于通过写景寄情、因事立意,将自己的人生感悟和情感寄托于景物之中。如《念奴娇・离思》中,词人通过对离别场景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思念和对人生离别的感慨。《水调歌头・泛湘江》中,借助江上 “处处风波恶” 的描绘和对屈原的悼念,表达了 “天涯漂泊” 和无辜被黜的感慨。“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般的漂泊感,让人心生共鸣。同时,词中也隐约含蓄地流露出对朝廷的不满,但更多的是展示了自己的广阔胸怀和对人生的豁达态度。
张孝祥的情词则一改豪放之风,显得深婉清丽,情切意深。他思念情人李氏的几首作品尤为出色,如《念奴娇・风帆更起》,词中 “风帆更起,望一天秋色,离愁无数” 等句,将词人对情人的思念之情描绘得淋漓尽致,展现了词人多情的内心世界。这些情词语言优美,情感细腻,让人们看到了张孝祥温柔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