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师父的话语如钥匙,缓缓开启了我认知的枷锁。我尝试不再被动忍受风的切割,而是以初开的天眼,努力去“看”风(金气)运行的轨迹。渐渐地,那看似混乱狂暴的白色气流中,竟隐约浮现出一种奇特的韵律——它并非完全无序,而是受到山势高低、地脉走向(玄气分布)、日升月落(赤气、白气消长)乃至空中水汽(青气变化)的层层牵引与制约。高耸的山峰(强玄气节点)迫使气流转向,深邃的山谷(玄气沉降)吸引气流加速涌入,向阳坡面升腾的暖流(赤气上升)与背阴处沉积的寒流(玄气凝聚)形成微妙的漩涡……风(金气)并非无端肆虐,它是在天地间无形的“势”与“理”的精密框架内,遵循着某种宏大而恒常的法则在奔流、激荡、回旋!这法则,无声无息,却无处不在,主宰着每一缕气流的生灭起伏。那一刻,一种难以言喻的敬畏与震撼攫住了我,仿佛窥见了造物主织就的经纬。

“看到了吗,小子?”师父的声音适时响起,带着洞悉的了然,“这便是‘理’!元气运行之轨迹,万物生灭之路径,宇宙呼吸之韵律!风有风之理,水有水之理,火有火之理,山有山之理。此理,便是‘法’之雏形,是元气依循的天然轨则!世人痴迷‘术’,以为掐诀念咒、勾画符箓便是道法,殊不知那只是借得一丝皮毛元气,勉强模仿其‘形’,却未得其运行之‘神’!犹如临摹字帖,只学其笔画,不解其筋骨气韵。真正的‘法’,乃是对这天地间元气运行根本法则的深刻体悟与掌握!”

他顿了顿,蒲扇轻摇,面前石上一只松果被无形之风托起,悬停空中,既不飘走,也不落下,仿佛凝固在时空里。“‘术’是借力,是模仿。而‘法’,”他目光如电,“是懂力,是驾驭,是创造!唯有悟透这背后的‘法’——那支撑元气运行的恒常之理,你才能真正通晓法术之根源,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如此,方能不拘泥于咒诀符箓的固定形式,因时、因地、因势而变通,甚至……创生属于自己的‘法’!”

师父的教导如醍醐灌顶,瞬间劈开了我心中长久以来的迷雾。原来道法的核心,不在于炫目的外在表现(术),而在于对内在运行法则(法)的彻悟!这“法”,是元气升华凝炼后所呈现的宇宙精粹,是蕴含在万物运行深处的终极密码。

数月时光在观风悟理中飞逝。当我能初步感应并模糊推演山风(金气)在特定地脉(玄气)、日影(赤气)影响下的流变趋势时,师父终于将我带到了另一处妙境——“云海坪”。此地位于高峰之巅,脚下是翻腾起伏、浩瀚无边的云海。日光破晓或黄昏日落之际,云气蒸腾,霞光万道,赤气(日精)、白气(月华)、青气(水木精华)、玄气(地脉阴气)在此交汇、激荡、融合,上演着最为壮阔的元气之舞。

“今日,教你‘凝法’。”师父汉钟离立于云海边缘,宽大的袍袖在罡风中猎猎作响,身影在蒸腾的霞气中显得无比高大,仿佛与这天地元气融为了一体。

云海坪上,罡风更烈,吹得我几乎睁不开眼,但天眼洞开的世界却更加清晰壮丽。脚下翻滚的云海,在天眼视界中彻底褪去了洁白棉絮的假象,化作一片沸腾奔涌、色彩斑斓的“气”之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