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就这样,胡笑一在北大度过了几年充实而又单调的时光。毕业后,他选择继续留在学校深造,专注于自己热爱的科研事业。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他的视野越来越开阔,思考的问题也越来越宏大。他不再满足于解决一些具体的科学难题,而是开始思考一些关于宇宙、关于人类存在的终极问题。

经过多年的潜心研究和思考,胡笑一在一本权威的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名为《人类就如同宇宙的影片》的论文。在这篇论文中,他提出了一个大胆而又新奇的观点。他认为,人类生活在宇宙这样一个生态系统中,就像被无形的枷锁束缚着,永远无法逃离。而这一切,可能都被一种高级物质文明监视着,人类就像是他们的实验品。

他在论文中写道:“你看蚂蚁,它们每天只知道埋头寻找食物,在自己的小世界里忙碌着,却永远看不到更高维度的世界。这就像网络系统里的程序和游戏角色一样,它们存在于网络这个生态中,无法突破这个界限。即使有一天,有人能打破这些束缚,它们也无法在外面的世界存活。人类也是如此,我们离不开水,离不开空气,离不开一个能容纳我们身体的空间。这些基本的生存条件,就像一道道无形的墙,将我们困在了宇宙这个牢笼里。”

这篇论文一经发表,立刻在科学界引起了轩然大波。有人认为他的观点太过荒谬,完全是异想天开;也有人觉得他的想法很有启发性,为人们研究宇宙和人类的起源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一时间,各种讨论和争议不断。胡笑一也因为这篇论文,从一个默默无闻的科研工作者,一跃成为了科学界的“网红”。媒体纷纷对他进行采访,邀请他参加各种学术论坛和节目。面对突如其来的关注,胡笑一显得有些不适应。他依旧不善言辞,面对记者的提问,总是言简意赅,尽量避免过多的社交互动。但他的观点,却在不知不觉中影响了很多人。

然而,胡笑一并没有因为外界的喧嚣而停下前进的脚步。他知道,一篇论文并不能说明什么,只有通过实实在在的实验和研究,才能验证自己的想法。于是,他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了科学实验中。他带领着自己的研究团队,夜以继日地工作在实验室里,试图从科学的角度去探索人类存在的奥秘。

经过无数次的实验和失败,胡笑一有了一个惊人的发现。他发现,人生真的就像一场剧本杀,一切似乎都可以被编程。人类的基因可以进行重组,通过特定的技术手段,可以改变基因的序列,从而影响人的性状和特征。甚至,人类的生命也可以被创造,虽然这个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但已经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

这些发现让胡笑一更加坚信自己之前的观点。人类很可能就是被高级文明设计在宇宙这个生态系统中的,经过了漫长的岁月,却始终无法突破宇宙的界限。他把自己的研究成果整理成论文发表出来,再次引起了科学界的震动。有人对他的研究表示赞赏,认为这是科学领域的重大突破;也有人对他的研究提出了质疑,担心这些技术会带来不可预知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