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雨,连绵不绝的雨,像一群细密的银针,扎得整个世界都泛着湿漉漉的光。这种天气在日本山区并不罕见,但对于初来乍到的我来说,这无止境的潮湿已经快要渗透进我的骨头缝里,连思维都变得像泡过水的棉絮,沉甸甸的,带着一股散不去的霉味。

我叫陆明,一个对都市生活感到厌倦,转而从一切冷僻文化和古老传说中寻找慰藉的怪人。应大学旧友,如今在东京某知名大学民俗学研究所担任研究员的井上晴子之邀,我来到了这个位于长野县群山深处的上田村。晴子正致力于研究日本各地“案山子”(稻草人)的守护信仰,她坚信,上田村的“案山子”习俗,是日本“田的信仰”中保存最为原始和完整的一支,甚至可能隐藏着某些不为人知的古代祭祀秘密。

“这里的‘案山子’,不仅仅是驱赶鸟类的工具,陆明君。”几天前,在东京大学那间堆满典籍的办公室里,晴子这样对我说道,她的眼神闪烁着一种近乎狂热的光芒,“它们被村民赋予了‘地缚灵’的属性,是连接人与土地、现世与神隐世界的媒介。特别是当‘特定时期’来临,比如我们即将赶上的‘水無月’(农历六月,雨季),关于‘案山子’的禁忌和仪式,更是多到数不清。”

“特定时期?”我呷了一口有些苦涩的粗茶,试图从满桌的文献中找出一个能让自己稍微提起兴趣的点。我对这些看似原始粗陋的“案山子”本身并无太大兴趣,吸引我的是晴子口中那些“禁忌”背后可能潜藏的、关于人类集体潜意识或原始信仰的幽暗角落。

“是的,非常严格。”晴子郑重点头,“比如,在雨季的某些夜晚,绝对不能让‘案山子’背对着田地,否则会招来灾祸。也不能在‘案山子’面前说不敬的话,甚至不能随意移动它们的位置,除非得到‘神官’的许可。”她顿了顿,压低声音,“我怀疑,这背后可能涉及到一些更古老的、与‘活祭’或‘灵魂转移’相关的习俗,只是被巧妙地掩盖在了‘守护’的外衣之下。”

我当时对晴子的“怀疑”付之一笑,认为这不过是她作为研究者的职业病,喜欢将一切现象都赋予深刻的、甚至耸人听闻的含义。直到那封信的出现。

那是一个同样湿漉漉的清晨,信被用一种近乎虔诚的方式,放在了晴子借住的村公所客房门口。没有邮票,没有寄件人,信纸是那种最普通的B5打印纸,字迹歪歪扭扭,像是用极大的力气,将一种深红色的、黏稠的液体(后来证实是混合了朱砂的血)从笔尖挤压出来,在纸上划出一道道刺目的痕迹。

信的内容很短,只有一行:

“外来的窥视者,田中的守望者已怒。血将沃土,魂当归林。速离。”

落款是:“田中的守望者”。

“恶作剧?”我挑了挑眉,但心里却莫名地咯噔一下。那种猩红的字迹,带着一种说不出的怨毒和……警告的意味。

晴子显然不这么认为,她的脸色有些发白,握着信纸的手指微微颤抖。“这种感觉……不像是简单的恐吓。”她喃喃道,“‘田中的守望者’……这是‘案山子’的拟人化称呼吗?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