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她的心脏这才慢慢放松,却又立刻绷紧——因为在他们离开的瞬间,那个蒙面人的身影再一次从巷尾出现。他步伐比先前急促许多,肩头微微下垂,斗篷一侧暗得不自然,像是被血浸透。

他没有停下,只在经过时用几不可闻的声音说道:“三日,去拿它。”

她想追问,却只能眼睁睁看着他消失在巷口的雾中。

摊位旁的风吹得花枝轻轻摇动,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可她知道,从这一刻起,三日之内,她必须踏上那条驿道。

天边的雾色愈加浓重,像在替城南的路口蒙上一层看不透的帷幕。空气中的寒意,不知是冬的余温,还是风暴的前兆。

第二章

城南驿道离东市不算远,却隔着一道无法跨越的身份与规矩。她没有立刻出发,而是用余光确认街面已恢复往日的喧闹,这才慢慢收摊,把花枝和竹篮一并背上。看似随意地拐入一条窄巷,鞋底踏在湿滑的青石板上,声响被巷壁压得低沉。

窄巷尽头是一间陈旧的茶铺,门口挂着褪色的竹帘。她拨开帘子,扑面而来的是浓重的茶叶香。掌柜是个五十多岁的老者,额前的发丝花白,正低头擦着茶壶。见到她进来,只是淡淡抬了下眼,旋即转身去里间取水。

她走到角落的木桌前坐下,将竹篮放在脚边。桌面被岁月磨得发亮,角落却刻着一枚极小的暗纹,与她铜章上的纹路相似。她用指尖轻轻摩挲,心中已有计较。

不多时,一个瘦削的青年推门而入,肩上斜挂着酒壶,面容被一顶破旧斗笠遮去大半。他径直走到她对面坐下,熟稔地拿起桌上的茶壶给自己倒了一杯。

“柳十三。”她低声唤他。

“殿下——哦不,小花贩。”他嘴角一抹笑意,仿佛无事人一般,却在袖中递出一枚小小的木片,“你要找的东西,三日后会在驿道南端的望月亭出现。”

她接过木片,指尖感到微微的凉意。木片上刻着一个符号,像是某种约定的记号。

“谁放的?”她问。

“那位斗篷客,昨夜找到我,让我转交给你。”柳十三压低声音,“不过,他身上的伤……怕是撑不了多久。”

她的心口一紧,眉间划过一丝阴影。

“还有,”柳十三凑近,声音更低,“副首调了两队影司去南端,他们不只是为了你手上的东西,似乎还要抓另一个人。”

她没有追问。三日的期限,比想象中更危险。

傍晚时分,她换上了一套粗布短打,头发用布带高高束起,把铜章用布条缠好系在腰间。夜色渐沉,街巷的灯笼一盏盏亮起。她背着竹篮走在昏黄灯火里,看似去送花,实则踏上通往城南的路。

第一道关卡设在城西的石拱桥上。桥下河水急流,桥面两侧各站着五名持戟的士兵,腰间挂着铜铃,显然是为了防止有人夜间潜渡。她低着头走到桥口,递上早已准备好的路引——一张被雨水浸过的旧纸,盖着模糊的商队印章。

守桥的军士狐疑地打量了她一眼,伸手就要掀开她背的竹篮。篮口被几束茉莉和晚香玉遮住,花香浓烈,掩去了里面的暗格。军士嗅了嗅,挥手让她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