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墨卿回头,见门口站着个年轻男子。他身着宝蓝绸衫,腰束墨色玉带,面容俊朗,眉宇间带着几分沉稳。手里提着个食盒,像是来送东西的。男子见屋内有陌生姑娘,也是一愣,随即拱手道:“在下贾芸,不知姑娘是?”

贾芸是贾府旁支子弟,父亲早逝,与母亲相依为命。平日靠给贾府做些杂活度日,因为人勤快踏实,倒也得贾母几分待见。今日是受宝玉之托,给黛玉送些新制的桂花糖蒸新栗粉糕来。

墨卿脸颊微微泛红,起身回礼:“我是林墨卿,今日刚到府中,暂住在此。见过贾公子。”

“原来是墨卿姑娘。”贾芸点点头,目光落在她手中的月白绫帕上——帕角绣着一朵小小的墨兰,针脚细密,显是用心之作。他收回目光,对里屋喊道:“紫鹃姐姐,我把糕点送来了,放在门口了。”

紫鹃从里屋出来,见了墨卿,笑着道:“这便是老太太接来的墨卿姑娘吧?快坐快坐。贾芸哥儿,劳烦你跑一趟,进来喝杯茶再走?”

“不了,我还要去给宝二爷回话。”贾芸说着,将食盒放在门口的石桌上,又朝墨卿略一点头,转身离去。

墨卿看着他的背影,见他走路沉稳,不似府中其他子弟那般轻佻,心中不由得留了个印象。紫鹃见她出神,打趣道:“姑娘是瞧着贾芸哥儿顺眼?这贾芸哥儿可是个实诚人,平日里帮府里做事,从不偷懒,对他母亲也孝顺,在咱们府里,口碑是顶好的。”

墨卿脸颊更红,忙转开话题:“紫鹃姐姐,林姑娘去哪儿了?”

“姑娘去蘅芜苑找宝钗姑娘说话了,约莫一会儿就回来。”紫鹃一边给墨卿倒茶,一边道,“姑娘放心,我们姑娘性子好,就是身子弱了些,你们定能处得来。”

墨卿点点头,端起茶杯。茶是雨前龙井,清香满口,驱散了一路的疲惫。

2 诗社初逢情愫生

墨卿在潇湘馆住下后,与黛玉果然投缘。两人都是自幼失怙,又都喜好读书作诗,每日或在馆中论诗,或一同在沁芳溪畔散步,倒成了无话不谈的知己。黛玉身子弱,墨卿便时常帮她抄录诗文,或是熬些温补的汤药,黛玉心中感激,待她愈发亲近。

这日,探春遣人来请,说是起了个诗社,邀众人明日在秋爽斋作诗。墨卿初来乍到,本想推辞,却被黛玉拉着道:“你既懂诗,便该去凑个热闹。咱们姐妹几个一起,也热闹些。”

次日一早,墨卿跟着黛玉来到秋爽斋。只见宝钗、迎春、惜春早已到了,宝玉也在,正和探春商量诗社的名字。见黛玉和墨卿进来,宝玉忙起身笑道:“林姐姐,墨卿姑娘,你们可来了!快坐,探春妹妹刚说要给诗社起个名字,你们也出出主意。”

探春笑道:“我想着,咱们都是闺阁女子,不如叫‘海棠社’如何?昨日我那院里的海棠开得正好,就以海棠为题作诗。”

众人都点头称好。宝钗道:“既叫海棠社,便该有个社长,我看探春妹妹提议的,就由你当社长吧。”

探春也不推辞,当下便分派了任务:“宝玉、黛玉、宝钗、墨卿姑娘,你们各作一首七律,迎春、惜春妹妹若不愿作,便只管听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