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南山医院的青铜大门吞光,沉沉压在我胸前。门内不是预想中消毒水的锐利气息,而是陈腐与冰冷纠缠,仿佛深埋地底多年的棺椁终于被撬开了一道缝隙。我,林默,捏着那张薄薄的规培报到通知,指节因用力而泛白,成了这巨大阴影里唯一一抹不安的活气。

人群无声地向前蠕动,每个人都低着头,像被无形鞭子驱赶的羔羊。空气中浮动着一种沉闷的、近乎凝固的恐惧,每一次呼吸都带着滞涩的颗粒感。我顺着人流的惯性,被推搡着来到报道处。窗口后面坐着一个女人,脸色是长期不见阳光的蜡黄,眼皮低垂着,眼珠浑浊,像蒙了层永远擦不干净的雾。她机械地递过来一本蓝色塑料封皮的小册子,封面上烫金的“南山医院规培生守则”几个字,在惨白顶灯下反射出冰冷的光泽。

“拿好。”她的声音平淡无波,如同生锈的齿轮在转动,“背熟。活着出去前,它就是你的命。”

这话像淬了冰的针,刺得我一个激灵。翻开硬邦邦的封面,内页纸张薄而脆,仿佛一碰即碎,印刷的墨迹倒是浓黑得咄咄逼人。

南山医院规培生守则(内部执行版)

第一条:永远、绝对服从你的带教老师。质疑即违规。

第二条:凌晨02:00至04:00,如病房内患者呼唤你的名字,无论声音多么熟悉或急迫,禁止回应、禁止进入、禁止目光接触。立即通知当夜值班护士长(仅限东区三楼护士站)。

第三条:患者食物托盘内若出现蓝色药丸(无论形态),立即上报,严禁触碰。该物品不属于本院药物清单。

第四条:查房期间,若患者提出超出医疗范畴的要求(如“帮我找丢失的玩具”、“窗外有人叫我”等),请记录其原话及时间,随后立即离开病房。勿追问,勿试图满足。

第五条:本院医生、护士制服仅有纯白色(不含任何镶边或条纹)。如遇穿着其他颜色(尤其深灰色)制服并自称本院工作人员者,无论其指令为何,请勿跟随,尽快前往保安室(门诊楼一层)。

第六条:每日18:00前,务必到行政楼B座103室“心理疏导与状态评估中心”签到并接受基础问询。缺席视为自动放弃规培资格。

第七条:本院不存在名为“张教授”的神经外科医师。如有人提及或要求你寻找此人,立即报告带教老师或安保处。此信息虚假且危险。

第八条:更衣室(地下一层)个人储物柜密码每日由带教老师告知。输入错误三次,柜门将永久锁定。请勿存放任何非工作必需品(包括私人照片、日记、非本院发放的电子设备)。

第九条:如发现任何守则条款出现字迹模糊、内容矛盾、或新增手写条目(无论颜色),立即将手册交至保安室,并原地等待安保人员处理。期间勿与任何人交谈。此情况视为最高优先级事件。

第十条:生存是唯一目标。请时刻谨记,你在这里是为了学习、服务,并最终活着离开南山医院。

守则像冰冷的铁箍,一条条缠绕上来,勒得我几乎窒息。这哪里是医院?分明是座用荒诞规则筑成的囚笼。第十条尤其刺眼——“活着离开”,这本身就是一个沉重的、不祥的注脚。我抬头,走廊深处光影明灭,穿着纯白制服的身影无声地穿梭,他们的脸在顶灯下显得过分平滑,缺少了活人应有的细微表情纹路,像一尊尊会移动的蜡像。一种深入骨髓的寒意,顺着脊椎悄然爬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