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影的复原更难。视频里那抹红只在最后一帧闪过,颜色不鲜艳,更像是深红布料在低光下的反光。我用自己的红围巾绑在一根扫把柄上,让室友在转角快速晃过。第一次晃得太快,相机捕不到颜色;第二次慢了一点,反而显得刻意。反复几次,我们终于拍到一帧和视频几乎一致的红影。那一瞬间,我心里竟生出一种古怪的感觉——原来很多看似无法解释的影像,其实都能用现实手段复现出来。
复原结束时,已经接近午夜。我们收好设备,正准备回家,楼梯间忽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由远及近,踩在瓷砖上的回响一层层推过来。我们同时停下动作,灯光在延时里灭掉,脚步声在黑暗里显得更沉重。我举起手电照向楼梯口,光圈里空无一人,声音也戛然而止。
室友皱着眉,低声说:“不是提前安排的,对吧?”我摇了摇头,示意她别说话。我们等了足足半分钟,才听到楼下传来轻轻的金属碰撞声,像钥匙滑落在地,又被人匆匆捡起。
回到家,我第一时间导出今晚的录像,把那段楼梯间的空镜反复看了几遍。脚步声在音轨上清晰可见,频率稳定,没有杂音夹杂。这意味着它不是录音播放,而是真实的踩踏声。我放大画面,楼梯口的阴影处似乎有一小片更深的暗色,但像素太低,看不清具体形状。
室友在白板上写下新的一行:楼梯间未确认人影。她说,这一条不能放进公开稿里,除非我们有更明确的证据。我同意,但心里有一丝不甘。因为我很清楚,这种无法确认的细节,才是最能吸引人的地方。
凌晨一点,手机震动,是外卖员发来的消息。他说昨晚送外卖到十二层的时候,看见楼梯间有人影闪过去,但没看清是谁,只记得那人手里拎着一串很旧的钥匙,走得很快。我问他能不能形容一下那人的衣着,他犹豫了几秒,说:“好像穿着一件红色的外套,但不亮,像是很久没洗过的那种颜色。”
窗外的风忽然大了起来,吹得走廊的门轻轻颤动。我盯着屏幕上的字,心里有个念头慢慢浮了上来——或许,我们调查的并不是一段流传的视频,而是一件正在进行的事。
第四章 反转点
凌晨三点,我把外卖员的描述反复看了几遍,那件“很久没洗过的红色外套”在脑海里挥之不去。视频里的红影、1203门口的红绳、楼梯间未确认的人影,全都在这一刻有了隐约的关联。可惜,这些联系还只是线索,没有证据链。
第二天一早,我和室友决定从二房东下手。他掌握着多套房源,住户的流动情况他最清楚。我们在楼下便利店守了半小时,看到他提着两袋方便面回小区,手里还拎着一串钥匙。他一看到我,表情明显收紧:“你们又想干嘛?昨晚的事我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