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当尚志文和三秀骑着摩托车都走没影了,村里人还在那议论着:

“这城里人真牛呀,用这么个摩托车就能把新媳妇接走。”

“三秀这丫头有出息长得又俊,找的对象不但是城里的,工作还好,是个站柜台的。”

以前围在一起都是议论,谁家的爷们最能干,谁家的母鸡不下蛋,谁家的娃娃最难看,今天的话题从早到晚说的都是刘三秀,既羡慕又嫉妒。

两个人从看对象到结婚满打满算才两个多月,速度飞快,属于闪婚,但不是裸婚,除了没有婚礼,别人有的三秀都有。

三秀家到县城四十里的路程,刚进八月份的天气晴朗,野外空气清新,公路两边的树木飞驰而过,一望无垠的庄稼地丰收在望。

天气很热,飞驰的摩托车带着小风凉飕飕的非常舒服。

路过河边小桥时,俩人就坐下来小憩一会儿,蛙叫虫鸣,小河流水悦耳动听,远山近水,风景尚好,确实很浪漫。

三秀柔柔的说了句: “大自然太美了。”

听到三秀轻声细语的一句话,就像潺潺流水在尚志文的耳边流淌,如同一股清泉,滋润着他的心田。

“你喜欢以后咱们常出来。” 尚志文轻轻地回了一句。

听着尚志文的一句回话,如同春天的微风,轻柔地拂过三秀的耳畔,让三秀感受到了尚志文的温柔和爱意。

两个人一路欢歌笑语,走走停停,四十里的路,骑着摩托车竟然走了三个多点。

晚上尚家还是在饭店里摆了好几桌酒席,招待了亲戚朋友和同事。

三秀结婚尚家什么都没少她的,别人有的她都有,美中不足的就差娘家的亲戚们没来送亲,显得自己好像是不被婆家重视。

没让爹妈看到她婆家的情况,三秀心里自然不是滋味,觉得自己在娘家人眼里是很没面子的。

大喜的日子,三秀也不想给自己找不痛快,心中暗自打气:

“气归气,恼归恼,但不能闹,不能拿感情开玩笑。”

“不急不躁,未来可期,来日方长,刘三秀加油!”

考虑到尚志文自尊心强,又是爱面子的,虽然自己心不甘,情不愿的,还是跟着尚志文挨桌敬了认亲的酒,笑吟吟的陪着尚家人把这场婚宴圆满的结束了。

尚志文和三秀属于旅行结婚,虽然婚事新办简单,但没影响两个人的恩爱缠绵。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说的就是这两个人,一见钟情的闪婚。

三天回门的风俗,两个人还是照办了。

这是尚志文第三次到三秀家,第一次是俩个月前,三秀领他来见爹妈,三秀的两个姐姐来帮做饭,没有其它人,吃完饭两个人就回县城了。

三秀的爹妈属于茶壶煮饺子有货倒不出,是典型的嘴笨心热老实之人。

不会说什么客套话,对这个三姑爷很满意,一个劲儿的让尚志文多吃菜,到家了就别客气,剩下的就是憨厚的笑着。

第二次就是结婚那天,尚志文来接三秀,刘家屋里院子里都是人。

尚志文就认识刘老爹和刘妈妈,还有三秀的两个姐姐,一共在这待了不到半小时,等三秀收拾完,两个人就骑摩托走了,来去匆匆。

三天回门,两个人决定趁早晨凉快早点走,当尚志文和三秀两个人大包小包进屋时,刘老爹刘妈妈刚喂完鸡鸭鹅狗猪,坐下来正在吃早饭。

这是姑娘婚后的三天回门,以后再回来不叫回家,叫回娘家了。

这也是新姑爷结婚后第一次登门,第一次算定亲,第二次是接亲,都是匆匆忙忙的,没见过其它亲属。

这次尚志文来是三姑爷了,常言道,新姑爷进门,小鸡断魂,杀鸡宰鸭是必不可少的。

刘家大女儿刘大贤,二女儿刘二芳听说三秀这么早就到家了,两个人收拾完家务活,急匆匆的赶了过来。

大贤和二芳进屋看见爹妈刚宰完鸡和鸭,就麻利的动手帮着她妈收拾鸡鸭,择菜做饭。

刘老爹刘妈妈育有三女一子,五八年大贤出生时因月份不足,自小体弱多病,长得薄皮薄叶的,小鼻子小嘴小脸的。

性格温顺,说话从来都是细声慢语的,是火上房都不着急的性子,是感性柔软善良的人。

身高一米五弱不禁风的,倒有点像林黛玉的病态美,看上去就像是个没福气的人。

六零年二芳出生后,姐俩中间相差时间短,大贤是靠吃米糊长大的,营养没跟上去,身体一直不好。

大贤是家中老大,从小就帮她妈妈照顾妹妹弟弟们,没上过一天学。

也没上生产队挣过工分,一直在家帮她妈洗衣做饭,喂养家中的鸡鸭鹅狗猪。

特别是针线活那是一等一的好手,全家人的棉鞋假鞋,棉衣棉裤大贤她一人全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