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行为分析师…都这么…严谨吗?”旁边一个参与抢救的年轻研究员,脸色惨白,声音干涩地喃喃道。这句话像一把淬毒的冰锥,狠狠捅进了时砚的心脏。

严谨。沈确的专业本能,最终用在了确保自己以最精确、最高效的方式,离开这个世界。

葬礼是一场冰冷的仪式。黑压压的人群,低沉的哀乐,苍白的花束。人们说着惋惜、说着不解、说着“压力太大”。时砚像个局外人,站在人群边缘,沈确躺在棺椁里平静的面容在他脑中挥之不去,与三天前他眼中那深不见底的绝望和疲惫反复重叠。一个可怕的念头如同毒藤,在他冷静了三十多年的大脑中疯狂滋生:那破坏,那自杀,真的是精神崩溃吗?那种精准…那种决绝…背后,是否藏着一条他尚未发现的、冰冷而残酷的逻辑链条?

葬礼结束后,时砚将自己反锁在核心实验室。悲痛如潮水般冲击着他,但更汹涌的,是巨大的、令人窒息的疑问。他必须知道答案。沈确的死,像一颗投入他精密思维宇宙的奇点炸弹,炸碎了他所有的理性边界。

他调取了沈确死前一周的所有数字足迹:个人终端通讯记录、基地内部网络访问日志、生物信息识别记录、甚至基地内所有摄像头拍下的行为轨迹。海量的数据涌入分析系统。

没有异常通话。没有可疑网络访问。生物信息显示他除了最后三天略显疲惫,生命体征平稳。行为轨迹…时砚的目光落在日期为11月12日的监控片段上——正是沈确闯入实验室破坏模块的那一天。画面中的沈确,行动轨迹清晰,目标明确,直奔核心控制台。一切都符合一个“精神崩溃者”的突发行为。

逻辑似乎严丝合缝。但时砚的直觉在尖叫。太“合理”了,合理得像一个精心布置的舞台。他反复播放着11月12日各个角度的监控录像,一帧一帧地慢放。沈确的动作…快,准,狠。没有丝毫犹豫,没有多余动作。破坏模块的手法,精准地避开了核心能源线路,只摧毁了参数校准功能。这不是疯狂,这是…执行。

他烦躁地揉了揉眉心,视线无意间扫过控制台角落的电子日历。11月15日。一个毫无关联的数字突然跳进他的脑海——沈确的个人加密日志里,那个被反复写入又删除的数字:8。

8?日期?他猛地坐直身体,手指在控制台上快速敲击。搜索条件:【沈确,行为记录,11月8日】。

屏幕瞬间刷新。密密麻麻的监控记录缩略图瀑布般刷下!

时砚的心脏骤然停跳了一拍,一股寒气从尾椎骨直冲头顶。11月8日?那天他记得很清楚,项目进入关键节点,他和沈确一整天都在各自的实验室忙碌,几乎没怎么碰面。监控怎么会捕捉到这么多沈确的行为?

他点开第一个视频片段。时间戳:11月8日,上午10:03。地点:B区公共茶水间。画面中的沈确,左手端着一杯咖啡,右手看似无意识地、有节奏地轻轻敲击着光洁的不锈钢桌面。

笃…笃笃…笃…笃笃笃笃…

时砚的瞳孔急剧收缩。他立刻调出音频增强分析。滤掉环境噪音后,那敲击声的节奏清晰地被解析出来——短、长、短、短;长、长、长、长! 摩斯电码:H-E-L-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