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启明的话戳中了不少股东的担忧,会议室瞬间安静下来。林盛州早有准备,示意陈默播放一段视频——视频里,研发部新组建的团队正在实验室调试产品,曾经辞职的张总监竟出现在镜头里,正拿着图纸与工程师讨论。
“各位股东,张总监并非自愿离职。”林盛州解释道,“苏教授通过分析他的离职申请笔迹,发现‘理由’二字的笔画反复涂改,‘签名’处墨色不均,判断他是被周建明以家人安全威胁。我们找到张总监后,不仅帮他解决了后顾之忧,还承诺给他研发团队更大的自主权和股权激励。现在,他已经带着原班人马回归,并且带来了两项新的专利技术。”
视频播放结束,张总监亲自走进会议室,手中拿着一份产品测试报告:“各位股东,我们新研发的‘智能温控芯片’,性能比市面上同类产品高出30%,成本却降低了15%,目前已经收到三家大型家电企业的意向订单,总金额超过2亿元。”
股东们看着测试报告上的数据,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张启明站起身,带头鼓掌:“好!有技术、有团队、有规划,我相信盛华一定能渡过难关!我支持林总继续担任CEO!”
其他股东纷纷附和,原本要求林盛州卸任的声音消失得无影无踪。林盛州看着眼前的场景,心中百感交集——如果不是苏明哲用笔迹分析打开突破口,他恐怕早已失去了扭转乾坤的机会。
股东大会结束后,林盛州将苏明哲请到办公室,递给他一杯热茶:“苏教授,这次真的多亏了您。接下来,我想正式邀请您担任盛华的人力资源战略顾问,帮我们搭建完整的笔迹分析人才管理系统。”
苏明哲接过茶杯,笑着点头:“我可以帮你,但你要记住,笔迹分析只是工具,真正能让企业长久发展的,是对人心的尊重。系统搭建好后,不能只用来‘筛查’,更要用来‘培养’——通过笔迹了解员工的潜力和短板,为他们制定个性化的成长计划,这样才能留住人才,激发团队的活力。”
林盛州郑重地点头:“您说得对,我记住了。”
第五章 建制:笔迹识人筑根基
接下来的半年,苏明哲带领团队在盛华集团搭建“笔迹识人”人才管理系统,从招聘、培训到晋升、离职,每个环节都融入了笔迹分析的逻辑。
招聘环节,人力资源部会让应聘者手写一份个人陈述,苏明哲团队通过分析笔迹,快速筛选出与岗位匹配的候选人。比如招聘销售岗位时,会优先选择“捺画”舒展、“字距”开阔的应聘者——这类人通常性格外向、善于沟通;而招聘财务岗位时,则更倾向于“笔画”工整、“数字”书写规范的候选人,他们往往严谨细致、责任心强。
一次,人力资源部收到一份应聘研发主管的简历,候选人履历光鲜,曾在知名科技公司担任要职。但苏明哲分析他的手写陈述时,发现其“竖画”频繁歪斜,“折画”生硬断裂,判断出此人虽然专业能力强,但团队协作意识差,且容易在压力下放弃目标。人力资源部据此进行深入背景调查,果然发现他在上一家公司因与团队冲突被辞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