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这是她独居后摸索出的 “安全守则”,是闺蜜林溪教她的。林溪在派出所做行政,见多了独居女生遇到的危险,去年就有个女生因为外卖备注 “女生独居”,被骑手堵在楼下要微信,后来还跟踪了三天,最后女生不得不搬了家。所以许知夏把所有外卖、快递都改成男性身份,收件人填 “老许”—— 那是她爷爷的名字,备注里刻意用粗粝的语气写 “外卖放门口铜环上,勿敲门,在赶项目”,连标点都少用,模仿中年男人的简洁风格。

社交平台更是改得彻底:微信头像是个戴安全帽的工地大叔(从网上找的免费素材),朋友圈里全是转发的 “钢筋建材报价”“工程设备租赁”,甚至特意关注了十几个建材商家,每周转发两条;小红书账号被她改成了 “男性户外露营测评”,置顶帖还是上周熬夜写的 “新手如何挑选登山杖:三点避开智商税”,下面还跟了几条自己用小号发的 “求链接”“楼主推荐的这款好用吗” 的评论,伪装得像模像样。

“总不能有人对着‘老许’起坏心思吧?” 上次和林溪视频时,她还举着手机展示自己的 “伪装成果”,林溪却皱着眉说:“小心点,上个月我们所里还接了个案子,有个骑手看到女生窗户上的影子,就故意在门口徘徊,最后还试图撬锁。你记得,取外卖一定要等骑手走了再去,别露脸,万一他回头找过来呢?”

下单成功的提示音响起时,屏幕上跳出骑手信息:饿了么 3692,昵称 “阿远”,头像用的是系统默认的蓝色机器人 logo,看不到真人。骑手体温显示 36.3℃,配送距离 1.3 公里,预计送达时间十五分钟。许知夏把手机放在桌边的旧木柜上 —— 这柜子是房东留下的,民国时期的老物件,抽屉拉起来会发出 “吱呀” 的响声,她平时用来放画具和杂物。重新拿起压感笔,可眼睛却忍不住往屏幕瞟 —— 地图上那个代表骑手的蓝色小点,正沿着望宁弄的方向慢慢靠近,途经弄堂口的便利店时,还停顿了两分钟,像是在等红灯,又像是在看什么。

望宁弄的路灯坏了两盏,只剩弄堂口和中间 “老张家茶馆” 门口各亮一盏,昏黄的光打在青石板路上,像撒了一层发霉的金粉。寒风卷着枯叶,在弄堂里打着转,从窗户缝里漏进来的风,带着股老木头和潮湿泥土混合的腥味,还夹杂着隔壁周伯家盆栽的腐叶味 —— 周伯总爱在天井里种些月季,冬天也不清理枯叶,堆在墙角发臭。许知夏缩了缩脖子,把桌上的针织毯拉到肩上 —— 这毛毯是妈妈织的,米白色的毛线已经起球了,却格外暖和,带着家里的味道。她心里数着时间,手指无意识地在数位板上画圈:十五分钟,刚好够她把邮递员的围巾阴影再调整一版。

十四分钟后,手机震了一下,屏幕亮起来,是阿远发来的消息:“小姐,馄饨放你家门上的铜环了,汤容易凉,记得尽快拿。”

许知夏的手猛地顿住,压感笔 “啪嗒” 一声掉在数位板上,笔尖在画稿上划出一道歪歪扭扭的黑线,刚好穿过邮递员的帽子。

小姐?

她盯着那两个字看了三秒,心脏像被一只浸了冰水的手攥紧了,连呼吸都慢了半拍。她明明填的是 “老许”,备注里没露任何女性痕迹,连外卖软件的个人资料里,性别都填的是 “男”,平台更是隐藏了真实姓名和头像,阿远怎么会知道她是 “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