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沈砚之放下画笔,笑道:“胡乱涂鸦罢了。倒是姑娘的兰草,我一直很佩服。” 他从书箱里取出一卷画,“这是上次在荣国府外的画舫上,见姑娘写生,偷偷临摹的。”

画纸上是株姿态舒展的墨兰,旁边题着句 “质本洁来还洁去”,笔迹竟有几分像她。黛玉的脸颊瞬间红了,原来他早就注意到自己了。

“沈公子取笑了。” 她轻声道,指尖却忍不住抚过画纸。

沈砚之看着她泛红的耳尖,心里像喝了蜜一样甜。他穿越而来,最大的心愿就是护好这位薄命的林妹妹,如今能这样近距离地看着她,听她说话,已经是天大的幸运。

“姑娘看这首诗如何?” 他递过一张诗笺,上面是首新写的七律,“昨日见海棠花开,偶有所感。”

黛玉接过诗笺,轻声念道:“‘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沈公子这两句,倒有几分风骨。” 她顿了顿,补充道,“只是‘魂’字略显凄清,不如改作‘神’字,更显生机。”

沈砚之眼睛一亮:“姑娘说得是!‘露砌神’,果然更好。” 他看着黛玉认真的侧脸,忽然觉得,能和她这样讨论文字,便是人间至乐。

日子一天天过去,两人的关系越来越亲近。有时沈砚之会陪黛玉去逛书肆,替她寻那些孤本善本;有时黛玉会在沈砚之练剑时,坐在一旁弹琴,琴声与剑声交织,像一首和谐的乐章。

这天,沈府设宴,邀请了几位相熟的同僚。席间,有人打趣沈砚之道:“沈二公子,听说林姑娘在府中住了许久,何时喝你们的喜酒啊?”

沈砚之看向黛玉,见她只是红着脸低头喝茶,并未生气,便笑道:“此事还需看林姑娘的意思。”

黛玉的心跳得飞快,指尖紧紧攥着茶杯。她偷偷抬眼,正好撞见沈砚之温柔的目光,像有电流窜过,让她瞬间低下头去。

宴席散后,沈砚之送黛玉回西厢。月光洒在回廊上,像铺了层碎银。

“姑娘,” 沈砚之忽然停下脚步,认真地看着她,“今日席间的话,并非玩笑。我是真心想娶你为妻,一生一世对你好。”

黛玉的眼眶忽然红了,这些日子的相处,她早已看清沈砚之的真心。他懂她的敏感,知她的脆弱,会在她咳嗽时递上温水,会在她写诗时静静陪伴,这样的温柔,是她在荣国府从未得到过的。

“我……” 她吸了吸鼻子,声音带着点哽咽,“我愿意。”

沈砚之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像被点亮的星空。他小心翼翼地握住她的手,她的指尖微凉,却很柔软。“黛玉,谢谢你。”

月光下,两人相视而笑,像一幅美丽的画卷。黛玉知道,从这一刻起,她再也不是孤身一人了。

第四章 风波骤起

黛玉答应婚事的消息很快传到了荣国府。贾母气得摔了茶盏,王夫人更是在房里哭天抢地,说黛玉 “忘恩负义”、“攀上高枝就忘了本”。

宝玉听闻此事,疯了似的要去沈府找黛玉。袭人死死拉住他:“二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