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沈昭按下快门的瞬间,雪停了。

她缓缓放下相机,呼出的白气在寒夜里凝结又消散。镜头捕捉到的画面让她心跳加速——月光下,一个修长身影站在美术馆的玻璃幕墙前,指尖轻触冰冷的玻璃,仿佛在与自己的倒影对话。

那人穿着单薄的黑色大衣,围巾松松垮垮地挂着,侧脸在月光与人工光源的交界处显得格外分明。沈昭不自觉地又举起相机,调整光圈,让焦点落在那人睫毛投下的阴影上。

咔嚓。

那人突然转头,视线直直撞进沈昭的镜头。沈昭慌忙放下相机,尴尬得耳根发热。偷拍被当场抓包,这在她三年的摄影生涯中还是头一遭。

"拍得怎么样?"那人走近,声音比夜色还要低沉几分。

沈昭抬头,这才看清他的模样——瘦削的脸庞,眉骨突出,眼睛在昏暗的光线下呈现出一种奇特的灰蓝色,像是暴风雨前的海面。最引人注目的是他右眼下方的一颗泪痣,像是一滴永远悬而未落的墨水。

"我...我只是..."沈昭结结巴巴地开口,手不自觉地摩挲着相机边缘。

"让我看看。"他不是在请求,而是在陈述。

沈昭犹豫了一下,还是调出刚才的照片递给他。那人接过相机时,手指不经意擦过沈昭的手背,冰凉得像雪。

他盯着屏幕看了许久,久到沈昭开始担心他是不是生气了。突然,他轻笑一声:"你知道这张照片最有趣的是什么吗?"

"什么?"

"你捕捉到了光的暴政。"他指着照片上玻璃幕墙反射的光线,"它给了我和我的倒影轮廓,却也囚禁了我们。就像..."他顿了顿,从大衣口袋掏出一本小册子,翻到某一页递给沈昭,"这首诗写的那样。"

沈昭接过小册子,借着路灯看到标题是《光的暴政》,下面写着几行诗:

"你赐予的轮廓,终将成为,囚禁我的边框,所谓自由,不过是允许自己,碎在你规定的光里"

沈昭的心跳漏了一拍。这首诗像一把钥匙,突然打开了她长久以来对摄影的某种困惑——她总是追逐光,却从未思考过光是否也是一种限制。

"这是你写的?"沈昭抬头问道。

那人点头,伸手在书页上点了点作者名——林暮。沈昭这才注意到小册子的封面写着《物哀十行诗》,看起来是自印的诗集。

"沈昭。"她下意识报出自己的名字,然后才反应过来,"等等,你怎么知道我是摄影系的?"

林暮的嘴角微微上扬:"你的相机包上别着A大的校徽,而且..."他指了指沈昭挂在脖子上的工作证,上面清楚地印着"A大艺术学院摄影系"。

沈昭的脸更红了,她匆忙把工作证翻了个面,却听到林暮说:"明天下午三点,美术馆有个诗歌朗诵会。如果你感兴趣,可以来听听完整版。"说完,他把相机还给沈昭,转身走入夜色中,背影很快被雪幕吞噬。

沈昭站在原地,手里攥着那本薄薄的诗集,心跳仍未平静。她翻开第一页,看到一行手写题词:"给那些在光与影的边界徘徊的人。"

那天晚上,沈昭躺在宿舍床上,反复阅读林暮的诗集。十首诗,每一首都像一把精巧的钥匙,打开她内心深处某个上锁的抽屉。《雪证》里"最纯净的占有是忍住不刻下名字"让她想起自己从不给照片命名的习惯;《绳艺》中"用月光搓绳打蝴蝶结并称之为爱情"让她莫名心口发紧;而《暗恋几何》里"用你漏下的光画圆"简直就是在描述她拍摄逆光照片时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