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身体,年轻而有力。
再抬眼,会议室的电子钟清晰地显示着:2025年8月15日,下午2:10。
职称评审会!就在昨天!不,就在几个小时前!
我重生了。
重生在评审会开始前的十分钟!重生在王振邦即将撕碎我梦想的前夕!
心脏在胸腔里疯狂擂动,血液奔涌如沸。
前世被撕碎的纸片仿佛还在眼前飞舞,冰冷的海水灌入肺腑的窒息感还未完全散去,而王振邦那张虚伪的笑脸和李维眼镜片后闪烁的毒光,已经近在咫尺。
“明舟?脸色怎么这么差?是不是太紧张了?”
李维“关切”的声音传来,虚伪得令人作呕。
“呵呵,年轻人,心理素质还是要加强啊。”
王振邦笑着摇头,目光扫过我面前空荡荡的桌面。
“申报材料呢?带来了吧?让大家看看你的‘成果’。”
来了!和前世一模一样的台词!那撕纸的“嗤啦”声仿佛已经在耳边预演。
周围的评审委员们,有的面露同情,有的眼神淡漠,有的则带着看戏的玩味。
他们都等着,等着看王振邦如何“语重心长”地“指导”我这个不识相的年轻人,等着看我的材料被撕碎,梦想被践踏。
一股冰冷的怒焰,瞬间压下了所有的眩晕和不适。
前世坠海时那刺骨的冰冷,此刻化作了燃烧一切的炽热岩浆。
沉淀?打磨?为他人做嫁衣?
王振邦,李维,你们做梦!
我抬起头,脸上所有的慌乱、苍白、愤怒瞬间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近乎诡异的平静。
嘴角甚至微微向上弯起一个极小的弧度,像淬了寒冰的刀锋。
“谢谢主任关心。”我的声音异常平稳,听不出一丝波澜,“材料,当然带了。”
我伸手,没有去碰桌面上那个前世被撕碎的、厚厚的蓝色文件夹,而是轻轻推开了它。
这个动作让王振邦和李维都微微一愣。
然后,在所有人的注视下,我打开了随身携带的、那台磨掉了边角的旧笔记本电脑。
开机键按下,风扇发出轻微的嗡鸣,屏幕亮起。
王振邦脸上的笑容僵了一下,似乎没料到我不按“剧本”走。
他清了清嗓子,肥厚的身体向前倾了倾,试图重新掌控局面:
“陆明舟,评审会是很严肃的场合,要看的是实打实的纸质材料!
电脑…电脑上那些花里胡哨的东西,能说明什么?年轻人,不要搞这些虚头巴脑的……”
“主任说得对。”我接口道,手指在触控板上滑动,动作从容不迫,“实打实的材料,最重要。”
我的目光,没有看王振邦,也没有看李维,而是平静地扫过全场所有的评审委员。
最后落在了评审组组长——一位以严谨刻板著称的老教授周明山的脸上。
“所以,在展示我那份可能‘论证单薄’、‘数据不足’、需要‘再沉淀几年’的材料之前,”
我的声音陡然拔高了一度,清晰地穿透了整个会议室,
“我想请各位老师,先看一份‘论证非常扎实’、‘数据无比充分’、而且‘沉淀’了足足十年的‘经典文献’。”
我的指尖,重重地敲下了回车键。
唰!
会议室前方巨大的投影屏幕上,瞬间切换了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