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雨巷里的无效快递
江州市的雨缠了三天,凤鸣巷的青石板泡得发亮,指尖蹭过青苔能摸到滑腻潮气,指甲缝沾着浅绿屑末 —— 比巷口老槐树新叶浅了几分,像被雨水泡软的颜料。郑阳骑电动三轮车拐进巷子,车轮碾过第 17 块石板裂缝,水花沾在卡其色裤脚,凉得渗进袜子。
车筐里的蓝色帆布包被雨水浸出深浅印子,包角磨得发毛,露出棉线。这是他送快递的第三年,包带换过两次,第二次是自己用粗线缝的,妈妈教的每厘米三针,比巷口修鞋匠的针脚宽些。包侧小口袋里的地址本,封面用透明胶带补了三道裂缝:最上面那道是去年帮张奶奶寄家书时磕的,胶带边缘起毛,沾着点干硬的蓝黑墨水 —— 是张奶奶用的 “英雄牌” 墨水,比他的中性墨水稠些,指尖蹭过能摸到细微颗粒感。
下午四点十五分,郑阳停在 3 号院朱漆铁门前。铁门铜环锈迹斑斑,握上去能感觉到凹凸纹路,锈色比早点铺铁门深些,呈褐红色,蹭在指尖会留淡褐印子。他蹲下来核对手里的快递单:收件人 “林小星”,字迹娟秀带小弯钩,地址栏奇怪 —— 风静时显 “凤鸣巷 3 号院”,风一吹就晕成 “星宇大厦 1203 室”,交叠处藏着极细的蓝色蜡笔屑,能捏在指尖捻碎,颜色和地址本里儿童画的翅膀相近。
“这纸也太不防水了……” 郑阳没说 “很奇怪”,只把快递单凑到眼前,鼻尖离纸页不到两厘米,能闻到油墨混雨水的味道,还有点淡蜡笔甜味 —— 和他小时候用的 “樱花牌” 蜡笔相似。指腹蹭过 “1203 室” 的 “2” 字,指缝沾了化开的墨,黑灰色的,蹭在指甲盖上像小时候玩墨汁的印子。
他摸出地址本,刚碰到内页就听见 “哗啦” 声,纸页自己翻到第 47 页,夹着张泛黄的儿童画。画纸边缘卷边,是反复摩挲的痕迹,摸上去糙得像砂纸细目面。画上是带翅膀的快递盒,盒身涂正红,颜料结块;翅膀淡蓝,叠涂两层,翅尖加重。盒身歪歪扭扭写着 “郑阳哥哥收”,“阳” 字 “日” 字旁多一横,末尾画个小笑脸,旁边有极小的蝴蝶图案,纹路用黑铅笔勾的,线条粗细不均。
郑阳指尖在画纸上顿了顿,雨水从发梢滴下来,落在快递盒翅膀上,晕开的蓝痕和快递单蜡笔屑纹路相似。背后突然传来轻拽衣角声,像片枯叶落在布料上:“哥哥,我的快递呢?”
他猛地回头,雨巷空荡荡的,只有 3 号院铁门在风里晃,门环撞门板发出 “哐当” 声,锈迹掉在积水里,溅起的涟漪能盖住半个硬币。刚才拽衣角的力道还留在牛仔裤上,后腰布料微皱,像有个穿洗褪色背带裤的小孩刚站在这儿。
他低头看裤脚,没湿,只有地址本第 47 页的儿童画边缘多了道浅指印。指印很小,比拇指指甲还小,指腹处有淡蓝蜡笔印,和画里翅膀颜色相近。巷口路灯亮了,昏黄光照在青石板上,让指印更清晰。郑阳抬头望 3 号院阁楼,窗户关着,玻璃蒙灰,雨水在上面画的线像有人用手指写字,弧度和儿童画里蝴蝶翅膀相近。
同一时间,江州市另一端的 “暖光心理咨询室” 里,暖光灯把空气烘得微热,温度刚好让指尖不凉。诊室窗帘是浅米色的,绣着蒲公英图案,花茎处线松了,垂下来的细丝能盖住指甲盖,是去年清洗时勾破的,摸上去像蒲公英绒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