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随知府至码头石壁,青苔斑驳间,“护民者,虽远必念;违道者,虽近必诛” 十六字隐约可见,笔力苍劲,确有师父字迹神韵。我心潮翻涌,看来师父当年,并非一直守在山上,他的江湖路,比我想得更曲折。
正思索间,码头忽起骚乱,一伙盐帮子弟强抢民船,船主哭号求救。我拔剑欲去,却见盐帮中走出一女子,身着红衣,英姿飒爽,腰间双刀寒光凛凛。她瞥我一眼,双刀旋出,几招便将闹事盐帮子弟打退,旋即抱拳:“在下红衣,听闻扬州有剑客寻道,特来一会。” 我还礼,知晓这江湖,又多了一段缘。
此后数日,我与红衣结伴,探查当年官仓劫案。在旧仓遗址,我们寻到暗格,内藏半卷账册,记着贪官截留赈粮的明细,末尾署名,竟有当今扬州知府。红衣双刀出鞘:“这知府竟如此两面三刀!” 我按住她刀,目光沉冷:“先寻实证。”
夜探知府宅邸,我与红衣潜入书房,果见完整账册。正欲撤离,知府率衙役围堵,笑道:“无双剑客,你以为本官不知你身份?二十年前那青袍剑客,是你什么人?” 我剑指知府:“你贪墨赈粮,害民害道,今日便要讨个公道!” 知府一挥手,衙役持弩箭射来,我以“平生”剑拨箭,红衣双刀斩向衙役,一时间,书房内刀光剑影。
混战中,知府欲逃,被我剑鞘击飞。他瘫在地上,怨毒道:“当年那青袍剑客,若不是本官通风报信,怎会被朝廷鹰犬追杀!他还想寻‘来去自由’的真意,可笑……” 我怒极,剑指其咽喉,却听红衣喝止:“无双,莫违道!” 我闭眼收剑,依江湖规矩,将知府交予官法处置,只是这口气,咽得艰难。
经此一役,我在扬州声名渐起,却也知晓,师父当年的江湖,满是血雨腥风。离开扬州时,运河水依旧东流,红衣抱拳:“无双,后会有期。” 我望着她红衣如焰,点头应下,青袍飘拂,又踏上寻道路。
4 蜀道迷踪
离了扬州,我与红衣分道,独行至蜀地。蜀道难,猿猱欲度愁攀援,山峦间,迷雾常锁,山路崎岖难行。行至剑门,遇一猎户,猎户说山中常有虎患,已伤数人,求我相助。我应下,与猎户入山。
深山中,古树遮天,虎啸声隐隐传来。行至峡谷,忽有狂风卷叶,吊睛白额虎跃出,扑向猎户。我“平生”剑疾挥,剑风惊虎,虎却不退,反倒更凶。正相持时,山崖上跳下一人,身着灰布衫,手握竹杖,杖头系着铃铛,轻响间,白虎竟伏地。
那人笑道:“无双剑客,别来无恙。” 我认出是竹舍老者旧识,他曾在江湖卖药,懂些奇门异术。他告知,此虎是山中灵物,因被恶人投毒,才发狂伤人。我们寻到投毒者巢穴,竟是一伙盗墓贼,欲盗山中古墓,以虎为障。
古墓入口隐在瀑布后,我与灰衫人、猎户入内,墓道阴森,壁画斑驳。行至墓室,见棺椁旁堆满财宝,盗墓贼首领正举火照明,贪婪地盯着棺内玉器。我剑指首领:“盗掘古墓,惊扰亡灵,该当何罪!” 首领狞笑:“江湖人,谁不贪财?你寻道,我求财,各走各路!” 说罢,驱使投毒的恶犬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