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大宋元丰三年的汴京城,春意正浓。朱雀大街上车水马龙,各色人等穿梭其间,叫卖声、马蹄声、丝竹声交织成一片繁华景象。在这条贯通南北的御道旁,晏家的绸缎庄"锦绣坊"金字招牌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晏公子,这边请!"醉仙楼的小二满脸堆笑,弯腰将一位锦衣少年引入二楼雅间。那少年约莫十八九岁,面如冠玉,腰间悬挂着一块羊脂玉佩,行走间袍袖生风,尽显富贵之态。

晏明远刚踏入雅间,里面立刻爆发出一阵欢呼。五六个与他年纪相仿的公子哥儿早已等候多时,桌上摆满了珍馐美味,两坛开封的"瑶泉"酒散发着醇香。

"明远兄,你可算来了!"一名身着湖蓝色锦袍的少年起身相迎,"今日我特意从家里偷了父亲珍藏的瑶泉酒,就等着与你一醉方休呢!"

晏明远朗声大笑,随手解下玉佩扔在桌上:"好说好说!今日我做东,诸位不醉不归!"他撩起衣摆坐下,立刻有小厮上前为他斟酒。

酒过三巡,雅间里已是杯盘狼藉。晏明远双颊泛红,正高声吟诵着自己新作的诗词,引得众人拍手叫好。忽然,楼下传来一阵嘈杂声,接着是急促的脚步声。

"少爷!少爷!"晏家的老管家赵福气喘吁吁地闯了进来,脸色煞白,"老爷让您立刻回府,有要事相商!"

晏明远皱了皱眉,不耐烦地挥手:"没看见我正忙着吗?有什么事等我回去再说。"

赵福急得直跺脚:"少爷,这次真不行!御史台的人已经到府上了,说是...说是要查咱们家的账本!"

这句话如同一盆冷水浇在晏明远头上,他手中的酒杯“啪”地一声掉落在地,摔得粉碎。雅间里瞬间鸦雀无声,方才还喧闹的公子哥们面面相觑,有几个已经开始悄悄往门口挪动。

"查账?"晏明远的声音有些发抖,"为何突然查账?"

赵福压低声音:"听说是有人举报咱们家勾结边关将领,走私丝绸..."

晏明远猛地站起身,酒意全消。他顾不得与众人道别,匆匆跟着赵福下楼。醉仙楼外,晏家的马车早已备好,车夫见他出来,立刻扬鞭催马。

马车穿过繁华的街市,晏明远的心却沉到了谷底。他想起父亲晏鸿这些日子总是眉头紧锁,书房里的灯常常亮到三更。有几次他深夜归来,还听见父亲与几位掌柜低声商议着什么,见他进来便立刻噤声。

"少爷,到了。"赵福的声音将他拉回现实。

晏府大门前停着几辆官府的马车,门口站着两名身穿皂衣的差役。晏明远深吸一口气,整了整衣冠,大步走入府中。

正厅里,晏鸿正与几位官员模样的人说话,见儿子进来,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晏明远注意到父亲仿佛一夜之间老了十岁,鬓角的白发在阳光下格外刺眼。

"明远,过来。"晏鸿招手叫他,声音沙哑,"这位是御史台的李大人,有些事要问你。"

那李大人约莫四十出头,面容冷峻,双目如鹰隼般锐利。他上下打量着晏明远,忽然开口:"晏公子,上个月十五,你可曾去过城西的'聚宝斋'?"

晏明远一愣,下意识答道:“去过,怎么了?”

"去做什么?"

“买……买些文房四宝。”晏明远感到一丝不安,那日他其实是去取一个定制的金丝鸟笼,花费了足足五十两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