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边,敖焕灌了一大口啤酒,揽着沈乔的肩膀,指着江边一片老城区朦胧的轮廓:“乔,看见没?那片老巷子!我打听过了,有个铺面要转!不大,但位置贼好!我名字都想好了,‘麦浪’!专门做天然酵母面包,早上太阳一晒,麦香能飘半条街!我揉面,你收钱,咱们就守着这个小店,香喷喷、热乎乎地过一辈子!”他眼中闪烁着近乎天真的光芒,仿佛已经闻到了那梦想中的麦香。
沈乔靠在他怀里,听着他胸腔传来的有力心跳,感受着他描绘蓝图时的热切,心头一片柔软。她捏了捏他硬邦邦的胳膊,声音带着笑意:“行啊,我的‘面包超人’。不过,账可得算清楚,别到时候亏得连面粉都买不起,还得我养你。”虽是玩笑,却也透着她一贯的务实。敖焕哈哈大笑,低头在她发顶响亮地亲了一口:“放心!保证把你养得白白胖胖!”
那时的笑声和誓言,带着啤酒的微苦与青春特有的清甜,仿佛真的能穿透时光,永不褪色。江风拂过,四人的影子在堤坝上拉长、交叠,如同命运最初编织的、看似牢不可破的锦缎。
毕业的洪流无可阻挡。风轻养和敖焕像大多数普通毕业生一样,被推搡着挤进求职市场。现实的骨感迅速磨平了理想的棱角。风轻养投出的简历如同石沉大海,偶尔有回音,提供的职位和待遇也与他“星火”的梦想相去甚远。他不得不接一些零散的商业插画和墙绘,收入微薄且不稳定。敖焕的情况稍好,凭借出色的身体素质和运动履历,拿到了一家连锁健身房的教练offer,但高强度的工作和并不丰厚的薪资,距离他梦想中的“麦浪”面包房,依旧隔着千山万水。启动资金,像一个巨大的、冰冷的数字,横亘在梦想与现实之间。
生活的压力如同阴云,开始在他们年轻的眉宇间投下淡淡的阴影。约会时谈论的话题,渐渐从“星火”该用什么颜色的书架、“麦浪”的招牌面包该加多少坚果,变成了这个月的房租能不能按时交、哪里的兼职薪水更高些。风轻养画画的次数少了,画笔在指尖转动时,带上了不易察觉的焦躁。敖焕下班后累得倒头就睡,身上常带着汗味和消毒水混合的气息,很少再兴致勃勃地研究新配方。
林晚和沈乔则踏入了与男友截然不同的轨道。林晚凭借卓越的学术背景和家族人脉,顺利进入一家顶尖的艺术投资机构,起点便是令人艳羡的经理助理,接触的都是动辄百万千万的艺术品交易。沈乔则进入了家族企业旗下的投资公司,从核心项目助理做起,雷厉风行,锋芒初露。她们的世界迅速变得广阔、高效,充满了资本的力量和精英阶层的规则。她们的衣着愈发精致考究,谈吐间开始夹杂着英文术语和行业黑话,眼神里那份校园时代的清澈,正被一种锐利的、对价值的精准评估所取代。
她们并非不爱自己的男友。林晚依然会留意风轻养喜欢的画展信息,尽管她越来越忙,能一起去的时间越来越少。她会在他生日时,送他一套昂贵的进口颜料,包装精美,附带的卡片上写着:“给未来的大师。期待你的‘星火’照亮更多人。” 只是这期待,在风轻养看来,更像是对一个遥远承诺的提醒,而非当下困境的理解。沈乔也心疼敖焕的辛苦,会在他累瘫在出租屋的小沙发上时,带他去高级餐厅吃顿好的,豪爽地说:“焕,多吃点,补补!你那健身房太压榨人了,不行就辞了,我养你!” 语气带着宠溺,但“养你”二字,却像一根细小的刺,不经意间扎进敖焕日益敏感的自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