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边,沈乔正拿着手机快速回复邮件,敖焕默默走在她身侧。沈乔头也不抬地说:“焕,下周那个晚宴,你陪我一起去。我给你订套西装,地址发你。记得提前去试。”语气是通知,而非商量。敖焕看着她在手机屏幕冷光映照下显得格外专注和强势的侧脸,那句“麦浪”的梦,在喉咙里滚了滚,终究没有说出口。他点了点头,闷声应道:“好。”
车子平稳地行驶在回程路上。风轻养看着窗外流光溢彩的城市夜景,那些璀璨的灯火如同遥远的星辰,冰冷而不可及。他感到一种深沉的无力感,仿佛自己和敖焕正被一股无形的、巨大的潮汐裹挟着,离岸边那个曾共同描绘的、温暖的“星火”与“麦浪”的梦想小岛,越来越远。而岸上,林晚和沈乔的身影,在她们自己筑起的高台上,似乎并未察觉潮水的方向,或者,她们的目光,早已投向了更广阔、也更冰冷的海域。一种无声的疏离,如同夜色般悄然弥漫开来,浸润了曾经亲密无间的缝隙。
第二章:裂隙的开始
婚姻的殿堂并未如毕业那晚江边的誓言般,成为“星火”与“麦浪”的温暖港湾,反而更像一个精致的展示柜。风轻养和敖焕如同两件被精心安置的藏品,他们的“才华”与“活力”成了这个奢华空间里恰到好处的点缀。
林晚和沈乔的世界运转速度越来越快。她们回家的时间越来越晚,身上的香水味有时会被更浓重的、属于高级雪茄或宴会厅的气息覆盖。电话会议常常持续到深夜,书房的门紧闭着,传出她们冷静、高效、偶尔带着不容置疑的强势的声音。那些关于艺术基金、股权交易、并购案的词汇,如同加密的电码,构筑起一道无形的墙,将风轻养和敖焕隔绝在外。
风轻养试图靠近。他会在林晚深夜疲惫地揉着太阳穴走出书房时,递上一杯温热的牛奶。“还在忙那个南美的艺术基金?”他轻声问,努力回忆她晚餐时随口提过的项目。
林晚接过牛奶,指尖冰凉,眼神带着尚未完全抽离工作的锐利,随口应道:“嗯,估值有点棘手。”她抿了一口牛奶,目光掠过风轻养关切的脸,却似乎没有真正聚焦,“你先睡吧,不用等我。”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疏离,仿佛他的关心是多余的打扰。她转身走向卧室,步履间带着事务缠身的沉重,独留风轻养站在空旷的客厅,手中的牛奶杯渐渐失了温度。他想起大学时,他熬夜赶稿,林晚会默默陪在一旁看书,偶尔递上一块削好的水果,那时的灯光是暖的,空气是静的。
敖焕的失落更为直接。沈乔的日程表排得密不透风,答应好的周末短途旅行常常因为“临时有重要的投资人要见”而取消。他精心准备的晚餐,有时只等到一条简短的信息:“焕,晚上有应酬,你和轻养吃吧。”一次,他特意烤了沈乔曾经赞不绝口的费南雪,在客厅等到深夜。沈乔回来时,带着一身酒气和淡淡的男士香水味(事后她解释是某位重要合作伙伴的古龙水,空间密闭沾染上的),她疲惫地靠在玄关,看着茶几上精致的点心,眼中闪过一丝复杂,却只是摆摆手:“太晚了,不吃了,热量也高。你早点休息。”那盘承载着心意的小蛋糕,最终被遗忘在冰冷的茶几上,如同敖焕被搁置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