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围绕在广东东莞工作的黄素素(78年生,红军县东日乡人,离婚八年,儿子已工作)与在云南创业种茶的刘峰(74年生,同县九派镇人,离婚十五年,女儿已结婚)的情感发展展开。
两人经朋友介绍相识,因是同县老乡且曾就读同一中学,从微信聊天开始,话题围绕老家的共同记忆(如县医院炒粉摊、九派镇老桥、东日乡槐花等)、各自的生活与过往(离婚经历、子女情况)逐渐深入。刘峰寄茶叶、辣椒酱,关心黄素素的日常;黄素素也在刘峰的茶园生活分享中渐生好感。
期间,黄素素前夫的骚扰成为小插曲,但更坚定了她对刘峰的认可。两人从线上到线下,在老家庙会见面,刘峰坦诚心意,黄素素虽顾虑地域差异(粤滇相隔),但仍愿尝试。
之后,刘峰赴东莞探望,黄素素儿子认可,两人感情升温。刘峰开网店卖茶,黄素素帮忙管账,跨越两地的牵挂与支持让感情稳步发展。年底同回红军县过年、共同祭祖后,黄素素答应去云南过年,两人的滇粤情缘在对未来的期许中延续。
第一章 好友的消息
黄素素把最后一份报表存进电脑时,办公室的吊扇刚转过第三圈。窗外的榕树把影子投在玻璃上,像幅洇开的水墨画,她揉了揉太阳穴,手机在桌角震了震。
是李娟发来的语音,带着江西老家特有的卷舌音:“素素,跟你说个事,我表哥战友的弟弟,也是咱们红军县的,在云南做茶叶生意,人靠谱得很,离婚好些年了,我把你微信推给他?”
黄素素对着屏幕愣了愣。离婚八年,她早习惯了下班就往出租屋赶,路上买把青菜,回家煮碗面,边吃边看儿子发来的工作照。儿子去年进了深圳的设计院,上个月刚领了第一笔季度奖,给她转了两千块,附言说“妈别总吃外卖”。
“都多大年纪了,还搞这个?”她打字回复,指尖在屏幕上顿了顿,又删了重写,“老家哪的?”
“九派镇的,比你大几岁,叫刘峰,你们还是一个中学的呢,他比你高几届。”李娟秒回,紧跟着发来一张照片。
照片里的男人站在茶山上,戴顶草帽,皮肤是日晒雨淋出的深褐色,笑起来眼角有细纹,手里捧着把刚采的茶叶,指节粗大。黄素素盯着照片看了半分钟,忽然想起初中时校门口的茶摊,五毛钱一杯的粗茶,夏天冰在井水里,喝起来带着点涩味的甜。
“先加上吧。”她最终回了这四个字,起身关了电脑。夕阳把她的影子拉得很长,在走廊瓷砖上一晃一晃的,像个没站稳的感叹号。
第二章 验证消息
刘峰通过好友请求时,黄素素正在洗草莓。水珠顺着果皮往下滴,落在不锈钢盆里,发出细碎的声响。手机“叮”地一声,她擦干手点开,对方头像是片茶园,背景里有座模糊的山。
“你好,我是刘峰,李娟说了你情况。”
黄素素咬了颗草莓,酸甜味在舌尖散开。她想了想,回:“你好,黄素素。”
“东日乡的?”刘峰很快回复,“我去过那边收茶,你们乡的老茶树品质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