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夏季风再次从太平洋携带湿润的气流吹向大陆东岸。
这是我和他相识的第十年。
01 季风初起
2015年5月,我们是在下川市的一场演奏会上认识的。他就坐在我邻座。
开演奏会的是我很喜欢的一个钢琴家。他谈不上出名,如果不关注这个圈子,那么很可能没有听过他的名字。
之所以喜欢的原因,极大程度是因为我喜欢原创的东西,那种用自己的经历和感悟去表达的东西,在我眼里就是一件艺术品。
而这位钢琴家只演奏自己的原创曲目。
一首曲毕,在掌声雷动之中,我禁不住感慨,哪知道邻座的人几乎同时和我说出了同样的话。
“乐手就注定比歌手孤独吗?”
我们俩又几乎同时被对方震惊,随即相视而笑。
他皮肤白皙,有着修长的脖颈和瘦长的脸蛋。浓密的黑发向后梳起,细弯的眉毛下是一双单眼皮眼睛,眼神里带着一股锐气。
高挺的鼻梁让整张脸变得锋利,但饱满的嘴唇加上笑起来的大白牙像小兔子一样,耳朵也是圆圆的,衬得他很可爱。
左边脸颊上还有一个浅浅的酒窝,让人忍不住想戳一下。
我甚至觉得他很好闻,是一种清爽的香气,在这个封闭到有些污浊的空间里,异常明显。
当然后来,他说那晚他根本没有喷香水。
是的,他是个极少喷香水的人。
演奏会结束之后,我们互留了联系方式,这也是我们的故事的开始。
之后的半年,我们频繁聊天。有一种反正是陌生人反而可以畅所欲言的感觉。
对于我这种不耐烦等待的人而言,他恰好又总能秒回信息。
朋友八卦说,“应该是觉得重要的人,才会秒回吧。”
如果不能及时回复,他似乎也都会提前解释,比如,有段时间他经常飞东都,登机前会说,“待会儿得关机咯。”
是的,那会儿坐飞机,被要求关闭手机。
他常年居住在下川市,因为从小热爱绘画,加之天赋异禀,被一家业内知名的画廊看中。
画廊培育新人的机制,会让内部画手相互竞争,争取出道资格。因此这些年,他都处于高压的比赛环境之中。
画廊的老板很器重他,但归根到底还是一个商人,一切以利益为重。
他17岁时创作的《空白》,或许是老板觉得与给他的定位不符,被署名给另一个需要出道的画家。
他倒是不在意,他说那个人也是从小走上这条路和他并肩前行的哥哥。自己还年轻有的是机会。
2015年9月,努力终于获得回报,他等来了这个时机。
他的出道作《瞄准心跳》一鸣惊人,斩获当年的新人奖,业内算是有点小水花。
那年的秋天,带着夏日的余温,他略带紧张地说,要不要来看展。
可惜当时我所在城市和他的距离很远,没能亲眼看到他的第一次亮相。
后来,他说那幅出道作是记录第一次见到我的心情。
忘了告诉他,那幅画我真的很喜欢,每次看到,记忆都会被拉回到15年的夏末初秋。有一种舔舐着粉蓝色冰淇淋的清爽感。
02 季风沉默过境
2016年,我们不咸不淡地保持联系。
偶尔我们共同喜欢的钢琴家出了新曲,他会很兴奋地和我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