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低着头,默默排队。好不容易打了一桶清亮的水回来,又找李婆婆家唯一一个还算完好的瓦罐烧开了。给她倒了一碗晾着。
“婆婆,水烧开了,您慢点喝。”我把温热的碗小心地放到她手里。
李婆婆枯瘦的手捧着碗,小口小口地喝着,喉咙里发出舒服的叹息。“哎……好孩子……麻烦你了……”她摸索着,从怀里掏出一个小布包,颤巍巍地打开,里面是几块黑乎乎的、看不出是什么的粗粮饼子碎块。“拿着……婆婆没啥好东西……”
我心里一酸,连忙推回去:“婆婆您自己留着吃!我不饿!”看着她那干瘪的嘴唇和深陷的眼窝,我知道她比我们好不了多少。
【叮!帮助孤寡老人(李婆婆)取水烧水,获得功德值3点。】
【当前功德值:17点。】
提示音在脑中响起。我心头一热。果然!帮人就能赚功德值!3点!够换三个馒头了!
我没要李婆婆的东西,临走前,看着院子里那几根晒蔫吧的野菜,还有墙角堆着的一小捆柴火,心里有了主意。系统列表里,粗面馒头1点一个,劣质伤药2点一份……柴火呢?野菜呢?这些最普通的东西,系统里好像没有。但李婆婆需要。
我每天割猪草、捡柴火的时候,开始特别留意那些能吃的野菜、野果,还有枯树枝。自己省下一点点,或者多走几步路去更远的地方找,然后悄悄放到李婆婆的破篱笆院里。有时是一小把鲜嫩的荠菜,有时是几根能烧火的干柴。
【叮!持续帮助孤寡老人改善基本生存条件,获得功德值8点。】
【当前功德值:25点。】
看着功德值一点点增加,我心里踏实多了。这比馒头本身还让我有安全感。
不过,我也不敢兑换太多吃的。柴房就那么大点地方,藏不住东西。万一被大伯娘发现,后果不堪设想。我只能偶尔在夜深人静,确认小石头睡熟后,才敢兑换一个馒头,姐弟俩分着偷偷吃掉,补充点体力。那劣质伤药我也兑了一份,涂在之前被打的淤青上,效果居然不错,消肿止痛很快。
日子依旧艰难,但有了奔头。我干活更卖力,眼神也不再死气沉沉,开始留心观察村里的一切,寻找下一个“行善”的机会。
这天,我背着满满一筐野菜从河边回来,看到村东头的王婶子正坐在自家门槛上抹眼泪。她家的小孙子铁蛋,才五岁,坐在旁边地上玩泥巴,脸上脏兮兮的。
王婶子家男人前年修河堤被石头砸断了腿,干不了重活,家里就靠王婶子一个人操持,还有个卧病在床的老娘,日子过得紧巴巴。
“婶子,咋了?”我放下筐,走过去问。
王婶子抬头见是我,叹了口气,眼泪掉得更凶了。“唉,云舒丫头啊……还不是为了这个讨债鬼!”她指了指铁蛋,“县里他舅舅托人捎信来,想接他去住段日子,认认字……多好的事儿啊!可……可家里连件像样的衣裳都给他凑不出来!这破衣烂衫的,去了不是让人笑话吗?也给他舅舅丢脸……”她拿起手边一件满是补丁、袖口都磨烂了的小褂子,愁得不行。
我看了看铁蛋身上那件更破的衣裳,又看看王婶子手里这件稍微好点的“出门衣裳”,心里明白了。村里穷,买不起新布,家家户户都是大的穿了小的穿,补丁摞补丁。王婶子这是连一件稍微体面点、能见人的衣裳都拿不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