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波士顿的又一个冬天,雪落得安静而磅礴。窗外,查尔斯河早已凝固成一条宽阔的银带,两岸的枯枝裹着晶莹的冰挂,在晨光熹微中折射出冷冽的光芒。雪还在无声地下着,鹅毛般的雪片织成一张巨大的、寂静的网,笼罩了目之所及的一切。

屋内,暖气开得足,烘得空气暖融融的,弥漫着新鲜研磨咖啡豆的醇香和烤面包的微焦气息。落地窗蒙着一层薄薄的雾气,将外面冰封的世界晕染成一片朦胧的柔光。

秦臻在一种奇异的舒适感中醒来。意识从睡眠的深水中缓缓浮起,最先感知到的不是时间,而是怀里的温软和均匀清浅的呼吸。苏晚晴蜷在她身侧,像只找到巢穴的猫,脸颊无意识地蹭着她的颈窝,带来细微的痒意,一条手臂还松松地环着她的腰。这种毫无间隙的依偎,早已从最初的陌生无所适从,变成了深入骨髓的习惯和心安。

她甚至没有睁眼,只是将手臂收拢了些,下颌轻轻抵着苏晚晴柔软的发顶,更深地陷入这团带着熟悉柠檬草清香的暖意里。无名指上的铂金指环微凉,贴着肌肤,提醒着那份沉甸甸的归属。

厨房里,咖啡机发出低沉的嗡鸣。苏晚晴穿着宽松的居家服,赤脚踩在温暖的地板上,正专注地盯着平底锅里滋滋作响的煎蛋。阳光透过窗上的冰花,在她身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秦臻端着一杯刚冲好的黑咖啡走进来,斜倚在门框上。她换上了熨帖的衬衫和长裤,头发一丝不乱,但眉眼间带着晨起的慵懒,少了几分平日的锋利。她看着苏晚晴熟练地给煎蛋翻面,动作带着一种随性的精准。

“早。”秦臻的声音带着晨起的沙哑。

“早。”苏晚晴头也没回,用铲子点了点旁边的面包机,“你的全麦面包快好了。咖啡自己加奶加糖。”她知道秦臻的习惯,黑咖啡是她的战场标配,但在家里,偶尔也会接受一点甜度。

秦臻没动,只是走到苏晚晴身后,从后面轻轻环住她的腰,下巴搁在她肩膀上,看着锅里金黄的蛋液边缘凝固。“手艺见长。”她低声评价,温热的呼吸拂过苏晚晴的耳廓。

苏晚晴手肘轻轻往后顶了她一下,笑道:“秦总,别捣乱。蛋要焦了。”话虽如此,身体却往后靠了靠,更贴近那个温暖的怀抱。

早餐很简单:煎蛋、烤面包、水果、咖啡。两人相对而坐,阳光洒在餐桌上。秦臻面前摆着一份打开的电子财经简报,但她只是偶尔扫一眼屏幕,更多的目光落在对面慢条斯理吃着东西的苏晚晴身上。

“今天什么安排?”秦臻问,指尖在平板边缘无意识地敲了敲。一个重要的跨国并购案视频会议在下午,但她上午的时间是空出来的。

苏晚晴咽下嘴里的面包,喝了口牛奶,嘴边留下一圈浅浅的奶渍:“上午得把那个算法的最后一点调试做完。下午……嗯,可能去趟实验室拿点东西。”她抬头,看到秦臻正看着自己,眼神带着询问,又补充道,“放心,打车去,不开车。雪太大。”

秦臻点点头,没说什么。她拿起纸巾,极其自然地伸过手,轻轻擦掉了苏晚晴嘴角的奶渍。动作流畅,仿佛做过千百遍。

苏晚晴愣了一下,随即耳根微微泛红,瞪了她一眼:“秦总服务这么周到?”

“收费的。”秦臻收回手,一本正经地说,眼底却掠过一丝笑意。

上午,秦臻在书房处理工作。视频会议前的准备资料铺满了宽大的书桌,她戴着防蓝光眼镜,神情专注,指尖在键盘上飞舞,偶尔对着屏幕蹙眉沉思,周身散发着生人勿近的“秦总”气场。

书房门被轻轻推开一条缝。苏晚晴探进头,手里端着一个果盘,切好的苹果和奇异果摆得很精致。

秦臻从屏幕前抬起头,周身的气场瞬间柔和下来。

“中场休息。”苏晚晴走进来,将果盘放在书桌一角,避开文件,“秦总劳模,补充点维生素。”

秦臻摘下眼镜,揉了揉眉心,很给面子地叉起一块苹果。清甜多汁。

“进展顺利?”苏晚晴靠在桌边,拿起秦臻放在一旁的眼镜把玩着。金属镜框带着秦臻指尖的温度。

“嗯,差不多了。下午的会心里有底。”秦臻嚼着苹果,目光落在苏晚晴把玩眼镜的手指上,无名指上的海蓝宝石戒指在阳光下闪着温润的光。她自己的戒指,正安静地躺在书桌一角的丝绒盒里——处理高强度工作时,她习惯取下,避免磕碰。

苏晚晴顺着她的目光,也看到了那个丝绒盒。她没说什么,只是将眼镜轻轻放回原位。

“你呢?算法搞定了?”秦臻问。

“嗯,收尾了。”苏晚晴语气轻松,带着完成任务的愉悦。她俯身,在秦臻专注后略显疲惫的眉间落下一个轻柔的吻,“秦总加油,我去实验室了。晚上想吃什么?我回来顺路买。”

“都好。你定。”秦臻拉过她的手,在戴着戒指的无名指上也轻轻吻了一下。

没有过多的腻歪,一个吻,一句简单的询问,便是她们之间最熨帖的交流。苏晚晴笑着抽回手:“行,那我看着买。走了。”

书房门轻轻关上。秦臻重新戴上眼镜,看着那盘色彩鲜艳的水果,又看了看紧闭的房门,嘴角勾起一个极浅的弧度,很快又投入了工作。空气里似乎还残留着苏晚晴身上淡淡的柠檬草香。

傍晚,雪势稍歇。苏晚晴果然提着一袋食材回来了,鼻尖冻得微红。秦臻的会议也刚好结束,正站在窗边活动有些僵硬的脖颈。

“买了你喜欢的鳕鱼,还有蘑菇和芦笋。”苏晚晴把袋子放在厨房岛台上,跺了跺脚上的雪,“外面冷死了,不过雪景真不错。”

秦臻走过来,很自然地接过她脱下的外套挂好,又握住她有些冰凉的手,包在自己温热的掌心里暖着。“辛苦了。”她看着苏晚晴冻红的脸颊,伸手轻轻拂掉她发梢沾着的一点雪花。

晚餐是两人一起做的。秦臻依旧不是厨房好手,但不再像当年那样制造“生化武器”。她负责洗菜、切菜,苏晚晴则掌勺。小小的厨房里,锅铲的碰撞声、水流声、偶尔的交谈和低笑声交织在一起,充满了温暖的烟火气。

餐桌上,柔和的灯光下,两人分享着简单的晚餐。聊着各自工作上的琐事,苏晚晴实验室的趣闻,秦臻那个并购案的进展。没有惊心动魄,只有平淡日常里的分享与倾听。秦臻会认真听苏晚晴讲那些复杂的算法思路,即使不完全懂,也会捕捉她眼中闪烁的光彩。苏晚晴也会耐心听秦臻分析商业策略,在她精准的逻辑里找到另一种智慧的美感。

饭后,两人窝在沙发里。苏晚晴抱着笔记本电脑看论文,秦臻则靠在她身边,手里捧着一本厚重的行业分析报告。电视开着,声音调得很低,播放着无关紧要的新闻。苏晚晴的脚无意识地蹭着秦臻的小腿取暖。

秦臻的目光从报告上移开,落在苏晚晴专注的侧脸上。暖黄的灯光勾勒着她柔和的轮廓,长睫在眼下投出阴影。一种巨大的、平实的满足感充盈着秦臻的心房。她放下报告,伸出手,极其自然地揽住苏晚晴的肩膀,让她靠在自己怀里。

苏晚晴没有抗拒,只是调整了一个更舒服的姿势,头枕在秦臻肩上,目光依旧停留在屏幕上,嘴角却微微上扬。

窗外,雪又开始下了。屋内,暖气低吟,灯光温暖。只有书页翻动、键盘轻敲和电视里细微的背景音。她们依偎在一起,像两株根系早已缠绕在一起的树,分享着同一片土壤的养分和宁静。不需要过多的言语,一个拥抱,一个依偎的姿态,便是她们在漫长岁月和纷繁世事中,为彼此找到的最恒定、最安宁的“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