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我迎上她们期待的目光,不禁莞尔。一年前那个对着镜子焦虑每一道纹路的自己,此刻竟觉得遥远而模糊。我微笑着,苏姨当年那充满智慧的话语自然而然地流淌出来:“比起急着去丰胸,不如先丰一丰自己的胸怀;比起焦虑鼻梁的高度,不如先垫高思想的洼地。” 看着她们眼中闪过的困惑与思考,我轻轻补充,“当你的内在足够丰盈,有了自己笃定的光芒,外在的一切,不过是锦上添花。” 看着她们若有所思的神情,一种奇妙的连接感在心底升起。

抱着一摞新选的书,我再次推开“时光书坊”那扇熟悉的旧木门。风铃叮咚,依旧是那令人心安的纸墨暖香。苏姨正低头擦拭着书架,阳光穿过窗棂,温柔地勾勒着她侧脸的轮廓,那些皱纹在光线下仿佛也有了温暖的质感。

“苏姨!”我轻声唤她。

她转过身,笑容一如既往的温和宁静,目光落在我脸上,像在欣赏一件精心雕琢、终于焕发光彩的作品。我将特意带来的那份读书笔记递给她,深蓝色的布面封皮简洁而厚重。翻开扉页,贴着一张小小的照片——是我上周在公园散步时朋友抓拍的。照片上的我迎着阳光,素面朝天,眼角舒展着自然的细纹,笑容坦荡而明亮,没有丝毫刻意雕琢的痕迹。

苏姨的目光久久停留在照片上,又缓缓抬起,望进我的眼睛深处。她的眼底,漾开一片欣慰而温暖的笑意,那是一种看到生命真正绽放的喜悦。“晓晓,”她伸出手,轻轻拍了拍我放在书上的手背,声音里有种尘埃落定的笃定与满足,“你看,这才是‘女神’该有的样子。真正的光芒,男人女人、老人孩子,都会被吸引。因为你照亮的,是自己,也能温暖别人的路。”

窗外,傍晚的霞光正浓烈地燃烧着,泼洒进小小的书店,给每一本书的脊背都镀上了一层流动的金边。我站在苏姨身边,感受着掌心下书页的踏实纹理和空气中流淌的暖意。镜子里的那张脸,依旧有细纹,鼻梁也还是那个弧度,可有什么东西彻底不同了。那是一种从深处透出的光,不再依赖外界的灯光去点亮。

原来真正的筹码,从来不在脸上。当我终于开始填平内心的沟壑、垫高思想的原野、拓宽生命的疆域,那些曾经困住我的所谓缺陷,便如同阳光下微不足道的微尘。苏姨说得对,女神并非不食人间烟火,而是那内在的光芒足以照亮自己,亦能温暖他人的路途。这光芒,源于每一次放下纠结后的坦然,源于每一寸思想高地被开垦后的辽阔,源于每一次胸怀拓展后所容纳的万千气象。它无需炫耀,自然汇聚成景。

论坛演讲的掌声犹在耳畔,我抱着苏姨书店里新淘的书,脚步轻快得仿佛踏着云彩。推开那扇熟悉的旧木门,风铃叮咚,纸墨的暖香如老友般将我拥入怀中。苏姨正弯腰擦拭着书架,夕阳的金辉穿过窗棂,温柔地流淌在她灰白的发丝和眼角的纹路上,那皱纹竟像是时光精心镌刻的勋章,闪烁着一种沉静的光泽。

“苏姨!”我声音里带着抑制不住的雀跃。

她闻声转身,目光落在我脸上,如同欣赏一幅终于完成、意蕴深远的画作。我将那本特意带来、贴着公园素颜照的深蓝布面笔记递给她。照片上的我,阳光跳跃在眼角真实的细纹里,笑容舒展坦荡,毫无矫饰。苏姨的指尖轻轻抚过照片,又缓缓抬起眼帘,望进我的眼底。那里漾开的欣慰笑意,如深潭投石,层层叠叠,饱含着见证生命蜕变的纯粹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