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补充条款里写了,林小姐可能没仔细看。”姜瑶从公文包里拿出协议副本,翻到最后一页,果然有一行小字:“当铺有权定期采集孩子的血液、毛发样本,用于监测生命因子。”

林溪想起签协议时的匆忙,当时她满心都是救孩子和公司,根本没看清那些密密麻麻的补充条款。她想拒绝,可姜瑶拿出手机,播放了一段录音——是她签协议时的承诺:“自愿遵守当铺所有条款,不无故违约。”

“违约的后果,林小姐应该清楚。”姜瑶的语气冷了下来,“孩子的心脏病会立刻复发,陈先生的公司会再次陷入危机,而且这次,没人能救你们。”

林溪只能妥协。姜瑶用一根细针,在陈念溪的指尖扎了一下,采集了一滴血,装进一个银色试管里。采血时,陈念溪没有哭,反而盯着姜瑶的眼睛,露出了一个奇怪的笑容——那笑容不像婴儿该有的,更像一个成年人的嘲讽。

姜瑶离开后,林溪发现陈念溪的指尖一直泛着淡淡的青紫色,不管怎么揉搓都不消退。更诡异的是,当天晚上,陈念溪突然开始说“胡话”,不是婴儿的咿呀学语,而是清晰的句子:“她拿走了我的‘命’,你会后悔的。”

林溪吓得一夜没睡。她把这件事告诉陈凯,可陈凯以为她是产后焦虑,笑着说:“孩子才满月,怎么会说话?你肯定是太累了,好好休息。”

接下来的半年里,姜瑶每月都会来“探视”,每次都以“监测生命因子”为由,采集陈念溪的血液或毛发。每次采集后,陈念溪都会出现一些异常:有时候会突然呆滞地盯着天花板,嘴里念叨着听不懂的数字;有时候会在夜里惊醒,哭着喊“别抓我”;最让林溪害怕的是,陈念溪的长相越来越“陌生”——她的眼睛原本像林溪,现在却变得狭长,和姜瑶的眼睛越来越像;她的左手手腕上,还出现了一个和《胎盘典当契约》上一模一样的猩红印记。

林溪开始偷偷调查“血缘当铺”。她在网上搜索这个名字,却只找到一些零散的传言:有人说,血缘当铺能帮人实现愿望,但要典当最珍贵的血缘关系;有人说,被典当的孩子,最终会变成当铺的“傀儡”,失去自己的意识;还有人说,当铺的老板,根本不是人。

第三章 丈夫的“秘密交易”

林溪的调查刚有眉目,陈凯的公司就出了新的问题——之前注资的三千万被冻结,说是“资金来源非法”,供应商再次上门催款,甚至有人威胁要伤害陈念溪。

林溪找到姜瑶,质问她是不是违约。姜瑶却拿出一份新的协议:《血缘追加典当契约》,这次要典当的,是林溪和陈念溪的“五年母女情”。

“只要签了它,陈先生的公司会获得永久资金支持,孩子也能彻底摆脱所有异常。”姜瑶的语气带着诱惑,“林小姐,你已经没有选择了。”

林溪看着协议上的条款,手控制不住地发抖。她突然想起,第一次见姜瑶时,姜瑶说“是陈先生推荐你来的”。当时她没在意,现在却猛地意识到——陈凯早就知道血缘当铺的存在,甚至可能比她更早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