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了一个多时辰,陈砚之终于看到山下的公路,远处有一辆开往南京的火车,正在鸣笛。他拼尽全力跑过去,跳上火车,找了个座位坐下,才敢拿出怀里的信和锦盒。
火车开动了,北平的轮廓渐渐消失在雾里。陈砚之看着窗外,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找到父亲,把国宝送回故宫,完成父亲和沈敬之未完成的心愿,也为沈夫人和秦忠报仇。
第四章 南京的重逢
火车在南京站停下时,已是三天后。陈砚之按照信上的地址,找到了一条僻静的胡同,胡同深处有一座四合院,门口挂着“陈府”的匾额,门环是铜制的,擦得锃亮。
他深吸一口气,敲了敲门。没过多久,门开了,一个穿着灰色长衫的男人站在门口,头发花白,脸上布满皱纹,却依旧能看出年轻时的轮廓——正是他的父亲陈砚山!
“父亲!”陈砚之再也忍不住,眼泪掉了下来,扑进父亲怀里。
陈砚山也很激动,拍着他的背:“砚之,你终于来了!这些年,苦了你了。”
父子俩走进屋里,四合院收拾得很干净,院里种着一棵梧桐树,树下放着一张石桌,桌上摆着一座座钟,和沈宅的那座一模一样。“父亲,沈宅的事您都知道了?”陈砚之问。
陈砚山点点头,脸色沉重:“我收到消息,沈夫人和秦忠都牺牲了。是我对不起他们,当年若不是我让他们留在北平牵制日本人,他们也不会……”
“父亲,您别自责了,沈夫人和秦忠是为了保护国宝,他们是英雄。”陈砚之安慰道,拿出锦盒里的书信,“这些信,是您和沈先生一起保护国宝的证据吧?那些古钟表,现在在哪里?”
陈砚山站起来,走到里屋,打开一个暗格,拿出一本账本:“都在这里了。当年我和敬之把古钟表藏在北平的一个地窖里,后来我把它们转移到南京,藏在一个安全的地方。现在日本人还在找这些钟表,我们得想个办法,把它们送回故宫。”
就在这时,院外传来敲门声,陈砚山脸色一变:“不好,是日本人!你快从后门走,去夫子庙的‘老钟表行’,找一个叫李老栓的人,他会帮你。”
陈砚之刚要走,门就被撞开了,十几个日本人冲了进来,为首的正是在北平沈宅见到的那个戴眼镜的男人。“陈砚山,我们又见面了。”男人笑着说,“把古钟表交出来,我可以饶你们父子一命。”
陈砚山挡在陈砚之身前,从怀里掏出一把手枪:“想拿国宝,先过我这关!”
双方很快交火,陈砚山枪法精准,几下就放倒了两个日本人,可对方人多势众,子弹很快就打光了。戴眼镜的男人冷笑一声,挥手让手下上前:“把他们抓起来,慢慢逼问国宝的下落。”
陈砚之看着父亲被日本人按在地上,急得红了眼,捡起地上的座钟就朝日本人砸去。混乱中,他听见父亲大喊:“砚之,走!记住老钟表行!”他知道自己不能再拖累父亲,咬咬牙,从后门跑了出去,身后传来父亲的惨叫声,像针一样扎在他心上。
陈砚之不敢回头,一路跑到夫子庙,找到那家“老钟表行”。店面不大,门口挂着一个破旧的钟表招牌,里面坐着个留着山羊胡的老人,正在修一座老座钟——正是李老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