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那您知道钟现在在哪吗?”陈九斤急忙问。

刘三摸了摸下巴:“冯老爷的人说,钟太大,不好运,要先找个地方拆解。我听他们提了一嘴,好像要去黄河边的一个旧码头,那里有个废弃的船厂,能藏东西。”

两人谢过刘三,赶紧往旧码头赶。旧码头在曹州府下游三十里处,以前是个热闹的货运码头,后来黄河改道,就废弃了,只剩下几间破厂房和一个巨大的船坞。

黄昏时分,两人来到旧码头,远远就看见船厂的厂房里有灯光。他们悄悄摸过去,听见里面传来叮叮当当的声音,还有人在说话。

“快点拆!冯老爷说了,明天天亮前必须把钟拆开,找到宝藏!”一个粗嗓门的人喊道。

陈九斤和周砚堂趴在窗外,看见里面有十几个壮汉,正用大锤和凿子砸归墟钟,钟身上已经有了几道裂痕。陈九斤急得想冲进去,被周砚堂拉住了:“等等,他们人多,我们得想个办法。”

周砚堂环顾四周,看见旁边有个柴油桶,眼睛一亮:“有了!”他从怀里掏出个火折子,又找了些干草,缠在一根长棍上,点着后,悄悄走到厂房门口,把干草扔到柴油桶边,大喊一声:“着火啦!”

厂房里的人听见喊声,赶紧跑出来看,陈九斤趁机冲进去,捡起地上的一根铁棍,挡在钟前:“不许拆钟!”

那些人反应过来,知道上当了,纷纷抄起家伙围上来。周砚堂也冲进来,跟陈九斤背靠背站着。就在这时,远处传来马蹄声,赵同知带着兵丁赶来了,原来两人离开刘三的住处后,周砚堂怕出事,就派了个信差去给赵同知报信。

冯老爷的人见官兵来了,吓得四散逃跑,大部分被兵丁抓住了。赵同知看着归墟钟上的裂痕,心疼地说:“还好来得及时,不然这钟就毁了。”

就在这时,一个兵丁跑过来报告:“大人,我们在船厂的后院发现了冯老爷的人,他们好像在挖什么东西!”

三人赶紧往后院跑,看见几个冯老爷的手下正围着一个大坑,坑里埋着个黑色的箱子。兵丁们冲上去,抓住了那些人,把箱子挖了出来。

箱子打开,里面没有金银珠宝,只有一卷泛黄的羊皮卷。赵同知展开羊皮卷,上面画着一张地图,还有几行字,写着“归墟钟,非金非铜,乃玄铁所铸,内藏黄河水脉图,得图者可引黄河水归故道,解水患之困”。

“原来如此!”赵同知激动地说,“冯老爷以为钟里有宝藏,其实藏的是水脉图!有了这张图,我们就能治理黄河水患了!”

陈九斤和周砚堂也很高兴,没想到归墟钟还有这么大的用处。可他们没注意到,远处的芦苇丛里,有一双眼睛正盯着他们,看见羊皮卷被拿走,悄悄退了回去。

第二天,赵同知带着归墟钟和羊皮卷回到曹州府,上报给了山东巡抚。巡抚大人十分重视,下令成立治河专班,由赵同知负责,根据水脉图治理黄河。

陈九斤和周砚堂也留在了治河专班,陈九斤熟悉黄河沿岸的地形,帮着勘探路线;周砚堂懂古物,负责研究归墟钟,希望能从中发现更多关于治河的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