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因为兰花不因无人而不芳。”我轻声道,“真正的才情与品格,原不是为了取悦权贵。”

我完便转身离开了,没注意到是翠儿眼中闪过一丝异样的光芒。

2

接连几日阴雨后,京城终于放晴。我一早便吩咐翠儿准备出门的衣裳。

“小姐要去哪儿?”翠儿从衣柜里取出一件淡青色绣梅花的襦裙。

“听说城南书肆新到了一批诗集,想去看看。”我对着铜镜将一缕青丝别到耳后,“顺便去慈恩寺上柱香,为父亲祈福。”

翠儿眼珠转了转:“那奴婢去告诉夫人一声。”

“不必了。”我摇头,“母亲这几日睡得不安稳,让她多休息会儿吧。”

我和翠儿乘着苏府的小轿,穿过熙攘的街市。掀起轿帘一角,春风夹着花香扑面而来。我喜欢这样的日子,没有诗会上的客套寒暄,可以自在呼吸。

城南书肆是京城文人常聚之处。我下了轿,吩咐轿夫两个时辰后再来接,便带着翠儿走进书肆。店内光线昏暗,墨香与木质书架的气息交融,让我顿感心安。

“《玉台新咏》……”我的指尖掠过一排排书脊,忽然在一册装帧素雅的集子前停下。刚要取下,另一只修长的手却先一步拿走了书。

“苏小姐,好巧。”

我转身看见萧景琰正含笑望着我。今日他穿着月白色长衫,腰间只悬一枚白玉佩,比诗会上少了几分华贵,多了几分儒雅。

“王爷。”我后退半步,行了一礼。

萧景琰将《玉台新咏》递给我:“看来苏小姐与本王眼光相似。”

“王爷谬赞。”我接过书,指尖小心避开与他的接触,“民女只是随意看看。”

“此书收录多为闺阁之作,苏小姐若有兴趣,本王府中藏有宋刻本,比这坊间印本精良许多。”萧景琰目光灼灼,“不如……”

“多谢王爷美意。”我打断他,“民女读书不求版本,但求心境。这坊间印本已足够。”

萧景琰眼中闪过一丝不悦,很快又恢复笑容:“苏小姐果然与众不同。”他靠近一步,压低声音,“那日退回的礼物,可是对本王有所不满?”

书肆内空间狭小,我能闻到他身上的男性气息,不自觉地攥紧了手中书册:“王爷多虑了。只是无功不受禄,乃家父教导。”

“苏侍郎教女有方。”萧景琰意味深长地说,“不过本王送出的礼,从未有收回的道理。那些文房四宝,迟早会是苏小姐的。”

我正欲回应,忽听门外传来熟悉的声音:“苏小姐也在此?”

我转头,看见林修站在门口,一袭青衫,手中握着几卷书。林修是国子监的学生,与苏家比邻而居,我和他自幼相识,常以诗文相和。

“林公子。”我快步向他走去,不着痕迹地拉开了与萧景琰的距离。

林修向萧景琰行礼:“见过王爷。”

萧景琰微微颔首,目光在二人之间游移:“二位认识?”

“林公子与家父是旧识。”我解释道,没有提及我们之间的友谊。

林修似乎察觉到气氛不对,温言道:“苏小姐,方才在寺前街看见有卖你喜欢的桂花糖糕,可要一同去看看?”

“好啊。”我转向萧景琰,“王爷,民女先行告退。”

萧景琰嘴角噙着笑:“请便。不过苏小姐,我们很快会再见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