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我擦干脸,重新走回客厅。目光落在那个孤零零的生日蛋糕上。我拿起打火机,重新点燃了那两根数字蜡烛。跳跃的火苗映在我眼底,不再是温暖,而是一种冰冷的、燃烧的火焰。

我拿起手机,解锁,点开微信。置顶的联系人,备注是“老公”。我盯着那个头像,手指悬在屏幕上,微微颤抖。最终,我没有质问,没有哭诉。我一个字一个字地敲下:

【慕白,应酬别太晚,注意身体。蛋糕我帮你留了一块,等你回来。生日快乐。】

发送。

然后,我关掉手机屏幕,将它反扣在桌面上。客厅里只剩下蜡烛燃烧时细微的噼啪声,和我自己清晰到可怕的心跳声。

周慕白,生日快乐。

我的礼物,还在路上。

【第二章】

接下来的日子,我像一台精密仪器,完美地切换着“贤惠妻子”的模式。

周慕白回来时已是凌晨,带着一身酒气和若有似无的香水味。他眼神闪烁,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愧疚,解释着客户如何难缠,如何脱不开身。我微笑着接过他的外套,温声细语:“累坏了吧?快去洗个澡,我给你热杯牛奶。”

他衬衫领口的口红印早已不见踪影,仿佛那晚的惊心动魄只是我的幻觉。但我没有问。我甚至在他试图拥抱我时,自然地侧身去拿毛巾,避开了那个带着陌生香水味的怀抱。我的平静让他松了口气,那点愧疚很快被心安理得取代。

他开始频繁地“加班”、“应酬”。我从不追问细节,只是在他出门时,体贴地帮他整理领带,叮嘱他少喝酒;在他晚归时,为他留一盏玄关的灯,温着解酒汤。

暗地里,我变成了一个耐心的猎人。

我利用自己作为婚姻咨询师(是的,讽刺吧?一个自己的婚姻千疮百孔的人,却在指导别人如何经营婚姻)的职业敏感和观察力,不动声色地收集着信息。

他手机密码没换,还是我们结婚纪念日。但我从不主动去翻看。我要的是他放松警惕。一次他洗澡时,手机放在茶几上震动,屏幕亮起,一个备注为“A-李总”的联系人发来信息:【明天老地方?想你。】

“A”开头的备注,通常意味着重要客户或者需要优先处理的信息。多么狡猾的伪装。

我记住了那个号码。通过一些非公开的渠道(感谢我那些神通广大的闺蜜和客户资源),我很快锁定了目标——李薇,周慕白公司新来的市场部副总监,年轻、漂亮、名校海归,据说背景深厚,是公司重点培养对象。社交媒体上,她晒出的精致下午茶照片背景,多次出现城郊那家新开的、以私密性著称的湿地公园度假酒店。

原来,“老地方”是那里。

我注册了一个全新的、没有任何个人信息的社交账号,像一个幽灵般,潜入李薇的生活圈。她的动态充满了小资情调和若有似无的炫耀:新买的限量款包包,不经意露出的定制珠宝,还有对“成熟稳重、事业有成”男性的欣赏。

她像一只骄傲的孔雀,开屏展示着自己年轻美丽的羽毛,享受着被注视、被争夺的快感。而周慕白,显然是她精心挑选的、足以证明自身魅力的“战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