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把我扔在这里,自生自灭,一个废人,连当药渣的资格都没有了。
如今物证已毁,人证已亡。
我闭上眼,回忆着过去几个月尝过的每一味药。
柳梦璃的用药习惯,像一幅画卷,在我脑中徐徐展开。我很快发现了一个规律。她长期服用一种叫“弱肌散”的药物。这种药无毒,却能让人气血两虚,脉象微弱,呈现出一种久病体弱的假象。
她那副弱不禁风、时时需要萧晏怜惜的样子,原来全是装出来的。
我回忆起父亲血书上提及的那个细节——太子曾与一位边关大将有过来往。
是哪位边关大将?父亲的门生故吏遍布朝野,其中在边关任职的,有三位。张将军,李将军,还有……镇守北疆的,穆将军。
记得,父亲曾评价他,“国之柱石,可托生死”,当年太子被废,穆将军曾上书力保,却被先帝斥责,罚了三年俸禄。
他心中,一定对太子之死存有疑虑。
几天后,宫中开始流传起一首童谣。
“狸猫换太子,金銮坐歪了。”
“旧鬼哭新坟,冤魂把门敲。”
“白骨铺成路,龙袍浸血了。”
这首童谣,简单直白,却字字诛心。
童谣像长了翅膀,从宫里飞到宫外,从京城传到边关。
天下皆知。
萧晏震怒,下令彻查,可童谣根本无从查起。
6.
童谣事件让萧晏的疑心病日渐深重。
他看柳梦璃时,爱怜不在。
柳梦璃自然感觉到了,她愈发卖力地扮演着柔弱无辜的角色,却不知这反而加重了萧晏的厌烦。
阿彩将一张残缺的毒药配方,悄悄“遗落”在了贤妃的必经之路上。
贤妃是兵部尚书之女,家世显赫,却一直被柳梦璃压在身下,早就恨得牙痒。
她得到配方如获至宝。
那配方上的毒,叫“缠丝绕”。
它无色无味,需长期接触方能见效。
最重要的是,它的药理,与当年毒杀太子的“牵机引”有七分相似。
贤妃是个聪明人,她没有将毒下在饮食里。
她将“缠丝绕”混入了制作凤印印泥的朱砂中。
凤印,皇后权力的象征。
柳梦璃每日批阅宫中事务,必须亲手接触。
日